資助國產電巴兩年壞437日

資助國產電巴兩年壞437日

【本報訊】政府2011年斥資三億元成立基金,資助運輸業界試用綠色運輸創新技術。愉景灣巴士獲基金資助,購入兩輛國產「華夏神龍」單層電動巴士,並於2015年進行為期兩年試驗。相關試驗報告揭示,兩輛國產電動巴士的表現差勁,出車率分別僅得40%及58% 。愉巴於報告中狠批,兩輛電動巴經常壞車,不適合日常營運。

據環保署網頁公開的試驗報告顯示,兩輛電動車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進行為期兩年測試。兩輛國產電動巴士兩年來經常壞車,如電池表現、冷氣系統及空氣壓縮機等機件運作均不穩定。

愉景灣巴士:不能營運

兩年測試期間,其中一部電動巴約304日未能運作,另一部的電動巴士更達到437日,即分別大半年及逾一年多時間未能運作。其中一輛電動巴士的電池於第二年尾段表現更差,已不能正常運作。愉巴不滿意兩輛電動巴士的運作表現,認為不能支援日常營運。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估計,兩部電動巴士於四、五年前落地,有關電動巴士設計、使用電池技術或未夠成熟,「之前電池比較大個,充(電)時間比較長,行嘅里數唔多,舊款電池巴士只適合行平路。」當時電動巴士質量、設計未必適合香港上斜、落斜的路面環境及較熱天氣,建議日後多加考慮電池是否能負荷實際環境營運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