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導彈威脅甚於核武

精準導彈威脅甚於核武

伊朗的核發展雖令外界憂慮,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卻認為,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雖也想保證伊朗沒有核武,但伊朗使用核武等同自殺,真正切身威脅鄰國的,是伊朗近年脫胎換骨的精準制導導彈。

拜登難扭轉特朗普中東政策

弗里德曼昨在其專欄指,伊朗去年9月以無人機和精準制導巡航導彈襲擊沙地阿拉伯油設施,是改變中東格局的關鍵事件,一方面伊朗展示其無人機和導彈隱蔽力強,可避過雷達偵測,令以色列不少軍事專家指事件是「中東珍珠港」,擔心伊朗隨時可透過在黎巴嫩、也門、敍利亞和伊拉克的代理勢力,依樣畫葫蘆發動攻擊。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時按兵不動,數周後才派兵和防空導彈增防,稱沙地同意為此付款,反映美國成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後,無意在中東衝突親身下水,迫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減少對美依賴,自行合作對抗伊朗威脅。

弗里德曼指現時世界已跟拜登四年前仍出任副總統時不同,如他下月就職後想簡單還原核協議,即伊朗重新遵守核承諾就解除對伊朗制裁,而不爭取伊朗承諾不出口精準制導導彈,勢受以色列、沙地和阿聯酋等國家大力反對,但達成這一點正是困難所在。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