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桶成效差 申訴署徹查

三色桶成效差 申訴署徹查

【本報訊】三色桶回收商屢爆醜聞,包括違規將三色桶的回收物運往堆填區棄置。申訴專員趙慧賢昨日宣佈,主動調查俗稱「三色桶」的廢物分類回收桶,研究環境局和環保署的管理,以及計劃執行成效,市民今年底前可向申訴專員公署提交書面意見和資料。

環團:環境局唔覺醜?

綠惜地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回收設施成效不彰,打擊公眾對回收的信心,甚至連申訴專員亦「睇唔過眼」要主動調查,直指「環境局、環保署,你哋醜唔醜?」

朱漢強認為,環境局應在2022年前於全港18區全面落實中央收膠,讓佔全港第三多的廢塑料交到認可的再造場妥善處理,才能挽回大眾對回收系統的信心。塑膠飲品容器、即棄棄用具等生產者責任法規和購物膠袋檢討工作,亦應盡早完成及提交立法會。

截至2020年年初,政府在全港放置約17,000套三色桶,覆蓋全港人口超過80%。不過,傳媒時有報道三色桶經常放滿垃圾,除污染桶內回收物和影響回收成效外,更影響環境衞生。2014年三色桶的承辦商「安記」更被揭將回收物運往堆填區棄置,其後食環署將三色桶合約批予「碧瑤」管理。

另外,申訴專員決定主動調查漁護署對狗主責任的規管工作是否有效。公署初步查訊顯示,漁護署過去五年對畜養狗隻人士提出的檢控個案中,大部份涉及違反《狂犬病條例》或《狂犬病規例》,包括沒有在公眾地方妥善控制狗隻、沒有為狗隻申領狗隻牌照,以及狗隻引致他人受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