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記者做白老鼠現紅色硬塊

女記者做白老鼠現紅色硬塊

要知道注射疫苗的感受,可參考自願擔當「白老鼠」的法新社駐美國佛州邁阿密女記者馬科爾(Leila Macor)的現身說法。馬科爾本身患哮喘,既居於重災疫區邁阿密,又天天採訪疫情,屬武漢肺炎感染極高危人士;同時遠在智利的父親7月確診武漢肺炎,孤獨去世。為熬過喪親和疫情困境,馬科爾成為武漢肺炎疫苗的30,000名自願臨床測試者之一。

獲1.8萬元酬勞

疫苗臨床測試期間,全美設十多間實驗室,招募記者,醫護、的士司機和雜貨店職員等高危者,隔日輪流測試輝瑞或莫德納疫苗。疫苗分兩次打,之後接受兩年觀察;注射後或會有疼痛、發燒或發冷等副作用,測試期間不能懷孕,以免影響胎兒。

注射首支疫苗為8月中,當日測試的是莫德納疫苗。職員先解釋臨床測試過程,並給馬科爾一份詳列所有資料的22頁文件;接着要抽六至八次血和驗孕,職員才會從冰箱拿出針劑注射。馬科爾首次注射後手臂感腫痛,第二次針口出現紅色硬塊,都要記錄在指定手機程式,兼量體溫。志願者每人獲得2,400元美金(18,606港元),以及「抗疫超級英雄」貼紙和T恤等紀念品作回報。

不過,並非所有自願者都注射疫苗,有一批只注射安慰劑(placebo),只有廠方知道哪批人打了真疫苗。護士強調:「安慰劑與疫苗一樣重要。測試需要有控制組別作比較,無論注射甚麼,你都對人類做了貢獻。」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