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公園食海鮮看行政主導(劉細良)

從海洋公園食海鮮看行政主導(劉細良)

討論香港行政主導的變化,不是為了改進,而是為了哀悼一個已經死去的時代。

港英時代的行政主導,原本是相對於立法主導,描述行政立法關係,根本就不是用來描述港督超然地位,港督猶如上帝的權力,有另外一個稱號—殖民地體制,也因此不存在三權分立。主權移交後北京一直希望回到《基本法》起草時那個「美好年代」,行政獨裁並且由總督一把抓,問題是這種殖民地體制,應用在一國兩制時代,實在太過丟臉,如何向香港人解釋九七後竟然要回到殖民地總督體制呢?於是便搞出一個古靈精怪的論述:「行政長官地位超然論」。

即使撇開民主化及多元政治角度不談,這套行政長官主導模式,也出現了極大問題,主要在於非理性決策及短期政治行為。最近發表的《施政報告》最受人談論不外乎是整頓通識、明日大嶼及立法規管議員宣誓,但我認為這些都不足以反映行政主導的崩壞,頂多可以說是執行北京的強硬政策,真正的決策崩壞是海洋公園營運珍寶海鮮舫,這荒謬程度猶如委託愛護動物協會經營上水屠房。《施政報告》建議推行「躍動港島南」計劃,而珍寶海鮮舫的擁有人願意捐出作非牟利用途,有人相信這可配合海洋公園及南區發展。邱騰華在記者會被問到,如果一同發展,在海鮮舫食海鮮與海洋公園保育的形象有無矛盾。邱騰華說,相信到時海鮮舫不會只是酒樓與食海鮮。從概念上將海鮮舫酒家拉上海洋公園保育已經好「騎呢」,如果海鮮舫將來唔係食海鮮,咁要來做甚麼?所以邱局長才蠱惑地表示「不只是酒樓與食海鮮」,這表示海鮮舫仍然是食海鮮的地方!

特首集大權 官僚理性無存

如果在公務員主政的年代,海洋公園主理海鮮舫之荒誕事絕對不會發生,因為即使一個丙級政務官,一看建議就知道唔出得街,會立即打返轉頭。但目前的行政決策,黑箱作業,政出多門,多涉利益輸送,已經到了為所欲為。究竟海洋公園經營海鮮舫是哪個天才的構思?納稅人不知,局長也不會交代。港英時代,即使由下而上的建議、游說,總有一套規範,例如經過相關諮詢委員會討論,才交上政策科,再上布政司,然後提交港督會同行政局拍板。現在共產黨只見到港督獨裁易於控制的一面,甘之如飴,卻看不到公務員主政下決策理性那一面,於是一方面集大權於特首,不惜破壞官僚理性程序,另一方面各方利益集團繞過官僚直接游說特首,行政主導變成行政長官主導之後,加上黑箱作業,政風由此敗壞,枱底政治取代了官僚理性。

至於另一「天才」建議武肺驗毒確診人人攞5,000元,工聯會黃國健公開承認是他向陳肇始建議,結果又變成鼓勵染毒一齣笑片。其實,還有桂山島填海起香港公屋、大灣區開放港人投票……各種天才構思早已紛紛出台,香港由行政主導變成了行政長官主導,最後再變成由一班政壇垃圾主導,收拾局面的,還不是北京中央。這才是最荒謬!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