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為2020年的代名詞,對經濟的衝擊至少延續至明年。疫市下百業蕭條,不過多間專賣凍肉及急凍海鮮的廉價超市卻突圍而出,連環掃舖及開分店,成逆市贏家。本報統計除了大財團以外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發現佳寶、建華及祥興食品頻頻入市,其中佳寶或相關人士今年已連掃六個地舖自用。
據悉,佳寶食品或相關人士今年4月至10月期間連環購入六個舖位自用,涉資逾2.3億元;其選址散落各主要民生區,分別位於西環、牛池灣及屯門等,以進一步擴充超市版圖。其中牛池灣彩虹花園地舖,原業主1990年5月以430萬元購入,持貨30年後放售,由佳寶於今年6月以4,300萬元買入該舖,呎價約1.28萬元。佳寶亦於今年7月,以1.34億元掃入屯門雅都花園商場地下多間舖位。
對於牛池灣舖位,業內人士指出位置頗「騎呢」,「個位好偏僻,亦係死位,但因為間舖夠大就買入。佢(佳寶)有能力將死位搞旺,賣平嘢聚啲街坊過去」。由於街市地舖不需要像鬧市黃金地段般,要以高價搶位,加上分店開得越多,取貨成本越低,故佳寶等超市均在疫市低迷下買舖搶佔市場。
佳寶成立於1991年,以賣平價肉類起家,其後發展成食品超市,並極速擴充,現時全港分店已達94間。創辦人林曉毅被稱為「富貴豬肉佬」,已放下「屠刀」多年,只專責巡舖及尋找新舖位。本刊查詢佳寶有關買舖事宜,未獲回覆。
除了佳寶之外,主力替領展管理旗下街市、有「利豐鮮肉」、「包點先生」等品牌的外判商建華集團亦不執輸,今年以1.2億元掃入九龍城及土瓜灣地舖。
據土地註冊處文件顯示,建華董事長文景華今年8月以3,680萬元、呎價約4.6萬元,購入九龍城道地舖;事隔一個月,建華再透過旗下遨寧有限公司,買入同區土瓜灣下鄉道地舖連入則閣樓,涉資8,280萬元。
此外,祥興食品今年亦買入三個分別位於新蒲崗、筲箕灣及屯門的舖位,涉資接近1.25億元。
有小型食品超市亦無懼逆市開分店。專營生蠔等刺身海鮮的寶達食品超市,於2013年開業,今年疫情下亦連開兩間分店,門市平均租期約三年;目前該超市共設六間分店,選址鄰近港鐵站及人流旺區。
公司以書面回覆表示,疫情無礙原定擴充計劃,「由於運輸成本日漸高昂,故增設門市作自取點,一方面減輕運輸成本,亦能增加客源」。
公司指出,會嘗試銷售新產品,如新鮮空運蔬果、魚類貝類等,吸納具消費力的年輕客群、銀髮客群;而生意額增長受惠於疫情下市民減少外出,及轉移至網上消費,「越來越多人在網上購物,且輕微傾向購買急凍食品,今年生意額按年增長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