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大局已定,好友大勝,截至上周五,恒指全月大升2,787點(11.6%),9 RSI自2019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80水平,顯示相當超買,恰巧上日又翻炒中資金融股,傳統智慧去睇就是水尾階段;加上今年3月之後,全球股市基本上順風順水,基金大有斬獲,年結前再粉飾櫥窗機會不大,月初再略為推高,就是食糊鎖定利潤之時。
中資金融股忽然再起動,背後原因或許來自一份報告:人行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9月底內地一般貸款利率為5.31%,較6月份升5基點;票據融資3.23%,環比升38基點;按揭貸款利率5.36%,環比降6基點,但跌幅正逐步收窄。整體而言,新增貸款利率趨升之勢逐步確立,息差擴闊有利銀行股復蘇。
但不要忘記,阿爺國策方向是降低企業及個人的融資成本,可以預期利率升極有限,魏力目前對內銀的判斷是:業績底已見,但股價自10月低位反彈逾兩成後,短線升幅不會太吸引,揀內險、券商值博率更高,再簡單一點,大包圍買隻南方A50(2822)就算。
其他板塊方面,隔晚美股醫藥股全線急升,疫苗股爆到七彩,連帶調整超過1個月的百濟神州(BGNE)亦勁彈8%,加上無收入盈利的生科股(B股)亦獲批納入港股通,近兩個月超頹的藥股可望出現短線反彈。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未持有上述股份財務權益。
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