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表示,預計今年全年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可達2%左右增長,明年可爭取7%至8%或以上增速,但不代表重返高增長軌道。經濟分析師羅家聰向本報表示,中國官方經濟數據一向不足信,「它怎樣作都可以的啦!作到10%也可以」。
劉世錦昨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改革論壇上表示,內地經濟三季度增速已達0.7%,全年可爭取2%左右的增長,正常情況下,明年可爭取7%-8%或以上的增長率。他說,GDP指標還是要的,但應該是預期性、結果性、後置性的,不再作為掛帥指標;建議採取就業指標為首、GDP指標收尾的指標體系。他指出,穩增長是為穩就業,就業指標也能有效衡量全社會資源利用狀態,這應是一個力爭完成的指標。此外,還可引入居民人均收入、物價水平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指標,「事實上,如果前述指標處在好的區間,GDP增速就是適當的」。
對於劉世錦看好今明內地經濟增長,羅家聰認為:「這個只是它在說,誰會audit(審計)它的數字?」他直指內地官方的經濟增長數據有「作出來」的嫌疑:「經濟這麼好的話,賣樓為甚麼要劈價三分一?」他指近期很多內房龍頭企業賣樓要降價三分一,很多行業債務危機正爆發,實體經濟表現似乎都與官方公佈的數據不匹配。
中新網/《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