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國企違約涉553.8億新高

10國企違約涉553.8億新高

內地債務違約日趨嚴重,近期牽涉一連串國企,引起市場擔憂。指標之一的河南省國企永城煤電月中意外出現債務違約,已遭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指出,今年至今有10家國企違約超過47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553.8億港元),是近年新高。

「國企信仰」開始崩塌

永城煤電是河南省國企,月中一筆10億元(約11.8億港元)的債券違約,不過省政府未公開承諾為永城煤電的債務擔保,使投資者信心受挫,拋售債券。中證監27日發公告,對永煤控股和相關審計機構涉違法行為立案調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此前亦稱,在調查中發現永煤控股母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也涉違規行為,已啟動自律調查。

除永城煤電,華晨汽車集團、清華控股紫光集團亦都在本月中出現債務違約,信用評級均為AAA的最高等級。債券市場一般認為,國企所有權歸屬中央或地方政府,即使經營不佳,最終有政府還債。政府過去在國企出現危機時多次出手,被輿論稱為「國企信仰」。不過現時在中國政策改革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政府袖手,國有企業債務「剛性兌付」的信仰,或已開始崩塌。

央行行長易綱本月18日撰文指,金融機構風險相當大部份最終由政府承擔,「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份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中央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