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發現5,000年前完好鯨骨

泰發現5,000年前完好鯨骨

泰國研究人員在龍仔厝府發現相信是布氏鯨(Bryde’s whale)的骸骨,估計有3,000至5,000年歷史。骸骨長約12米,頭部達三米長,保存狀態良好,幾乎完好無缺。

有助了解物種演變

研究人員在曼谷以西離岸約12公里的陸地掘出80%骸骨,至今辨識19件完整的脊椎骨、五件肋骨、一件肩胛骨和魚鰭。研究員另外亦發現鯊魚牙齒和貝殼。研究員將以碳年代測定法以確定骸骨年齡,預計下月會有結果。

泰國環境部長烏拉沃指,今次發現將可讓科學家了解布氏鯨的物種演變,追蹤水平線過去數千年如何改變。新加坡國立大學哺乳動物研究員陳旭輝亦指,泰國灣過去的海岸線比現時的相差近數十公里,今次發現的大型亞化石為泰國灣於約6,000至3,000年前的相對較大的水位改變提供更多證據。

他續指,氣候危機導致水位上升,「今次發現可展示哪些低窪地區可如何被海水淹沒」;科學家亦可趁今次機會重構當年的生態系統,與今日作對比。布氏鯨分佈於溫暖水域,水溫高於16℃,主要食用鯷魚等魚群,是受保護物種,現時仍活躍於泰國水域。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