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暴政最害怕真相,政府過去一年內千方百計阻撓記者以查閱資料方式追查新聞。繼入境處拒絕查閱人事登記資料、警方以「虛假陳述」拘捕查車牌的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後,屋宇署亦拒絕記者查閱圖則,更要求新聞機構提供報道內容。有線新聞昨日報道事件後,屋宇署才轉軚表示願意提供資料。記協批評政府干預和審查新聞,令公眾利益受損。
有線新聞報道,記者為追查本月中油麻地廣東道唐樓一場八死十傷大火事件,親身前往屋宇署樓宇資訊中心,要求查閱大廈建築圖則。現場職員初時向記者說:「填完交返嚟,等一陣同事畀你賬號就可以睇。」惟記者在查閱申請表格的用途一欄填寫上「新聞」後,職員改稱:「新聞報道唔係一般申請用途,要交由上頭審批。」屋宇署一星期後通知有線,未能處理申請。
有線昨日報道事件,引述屋宇署屋宇測量師(技術事務6)鄧家明的回覆:「你想睇圖則用嚟做咩?達至乜嘢用途?睇睇有冇僭建?定係成個圖則原封不動刊登出嚟?會影響我哋嘅考慮。」他續稱,署方需要知道背後原因,「唔知道你處理乜嘢新聞,係火警相關新聞,定係地產、娛樂,我哋好難繼續處理」。
屋宇署在報道播放後發出新聞稿回應,表示知悉傳媒所報道的有關查閱樓宇記錄的申請與近日發生的一宗大火有關,基於公眾利益會提供有關資料,署方會盡快聯絡有關傳媒以跟進其申請。
記協主席楊健興指出,記者申報查冊用途用作新聞用途,理由已十分清楚,若部門再追問細節,已屬干預新聞。傳媒的功能是就涉公眾利益的事件作調查和報道,並非由政府部門判斷何謂公眾利益,「由佢哋(政府部門)嚟判定咩係公眾利益,其實已經係一種審查」。他批評屋宇署處理事件手法以至昨日的回應,均反映當局想法存在根本錯誤。
楊健興續指,政府除應公開資訊,亦應公平處理不同申請,「如果佢(政府)覺得唔需要話畀你聽,有啲嘢又可以,就令公眾質疑準則係咩點?會唔會對某啲人『公平啲』,保護佢哋未必想透露嘅資訊」。他擔心日後記者若要求查詢涉高官、富商的資料,政府反會協助「把關」。而政府禁止傳媒查閱資料,只會妨礙傳媒查找制度問題和違法事件,最終影響整個社會,反令公眾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