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本報訊】曾獲多位在任官員大讚的通識教育科,昨被特首林鄭月娥狠批「第一日已經出問題」。她炮轟此科「冇課程、冇教科書、冇指引」,她亦「唔係好記得」通識科宗旨是訓練批判性思考,並認為已異化至「樣樣嘢都要反對,咁先叫批判性」,加上政府收到很多家長投訴,故要對通識科作出調校,但否認是受北京壓力。教協對林鄭言論感到極度憤怒,批評她漠視教師過去十年的專業付出,特區政府朝令夕改、自打嘴巴,難令教育界信服。
教育局日前公佈「謀殺」通識科的決定,2009年推出的通識教育科,將會改名、刪減一半課時及課程,公開試只設及格與否,最快下學年起在中四推行。林鄭昨在港台《星期六問責》狠批通識科由第一日已出問題:「你點有可能有個必修科,又冇課程、又冇教科書、又冇指引。」她指,通識科變了時事討論,易受某種指導意見影響,但時事天天在變。她承認今次改革並非全面跟足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兩個月前向教育局提交的報告建議。
建制派、左報一向很對通識科大加鞭撻,指此科令學生抗拒政權,甚至令學生走上街頭,林鄭否認改革此科是受高人指點或中央發功,亦沒將年輕人被捕問題歸咎通識科,只是因此科「過去十年未停過爭議」,今次決定非政治凌駕專業:「(通識科)全部都係交畀課堂、老師點樣去教,咁係唔穩妥,如果你問我,佢唔係今日出現問題,佢係第一日已經出咗問題。」
她又帶點冷笑說,「我唔係好記得我哋對於通識科有個宗旨係批判性思考」,但指批判性思考已被異化,令到站在某一個政治立場才算是批判:「樣樣嘢都要反對,咁先叫批判性,如果你好接受政府嘅講法、或者《基本法》嘅講法,咁呢個就唔夠critical(批判),我又覺得唔係。」
至於日後如何改革、改名,她提出此科要明辨慎思,要先談客觀知識、再談歷史背景,如談香港要先認識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一部份,主權移交後用《基本法》、有一個兩制,「《基本法》追本溯源係邊度呢?就係國家憲法。」談到日後是否不能對內地作非議,林鄭認為要重視、尊重中華民族。至於名稱,她指並非完全客觀,會有主觀成份。
教協表示,對特首林鄭的言論感到極度憤怒,認為完全漠視前線通識教師過去十年專業付出,更是推翻教育局當年立科「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跨學科思考技能」理念。教協亦斥責,政府政策是朝令夕改、自打嘴巴,難令教育界信服。
教協又稱,通識科多年來行之有效,課程及評估指引長達150頁,清楚闡釋通識科課程框架,反斥林鄭稱通識科「沒課程框架」不符事實。教協又斥,林鄭言論是漠視課程特色及前線教師聲音,強調通識科教材要有針對社會議題的適切性,學與教資源要定期更新,續斥教育局「殺科」前完全沒諮詢教育界意見,兼沒考慮專責小組報告,難說服教育界及社會大眾不是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