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音書●從法無所禁到無所不禁 - 余家強

人事音書●從法無所禁到無所不禁 - 余家強

與朋友路經商場,主題在搞某卡通片公主展覽,小女娃們由父母帶着,租借場內晚禮服和頭飾排隊穿戴拍照,還趕到廁所換衫,貨如輪轉,可想而知豈會認真清洗消毒?要多不衛生有多不衛生。朋友驚呼:「怎可能容許的?」我說:「法無所禁呀。」朋友搖頭嘆息:「就算係,家長都應該識諗,疫症高峰期搵命搏?」

言之有理,但想深一層,這正正法治精神可貴之處──凡條例沒禁止的,皆可以做。懵官陳肇始坦承當初未將跳舞場所歸入派對房間,是她失算,但七十二行咁複雜,的確會掛一漏萬,到爆發跳舞群組,亡羊補牢,即限制跳舞場所開放,也唯有如此了。

若一早寄望場所東主及顧客自覺暫停呢?一來強人所難,二來違反自由。歐美法治及自由觀念,與基督教息息相關,聖保羅說:「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新約聖經.加拉太書》五章23節)Against such things there is no law遂成口頭禪,香港人潛移默化習慣,堪稱核心價值亦不為過。

當權者負責任把條例立清楚,發現漏洞要馬上合理完善,否則不能怪罪民眾,乃普世共識。

中華傳統卻非也。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不屑靠政令刑法,認為雖能使民眾免於犯錯卻無恥(純粹害怕懲罰);儒家寧願靠道德禮教,使民眾有羞恥之心兼且有品格。但何謂道德禮教呢?有時難免標準不清,無所適從。

傳統觀念還偉大,引申發展到現代中國仲得人驚:朕白紙黑字寫清楚的,你固然得遵守;朕沒寫清楚的,你也得遵守!因為你要醒目識do、自閹、自我檢查。國安法下,港府發聲明指光時八字涉違反規定,ok姑且忍受,轉頭葛珮帆跳出來說以「康復香港 時代抗疫」為口號的口罩廠「充滿暗示性」、「打擦邊球」,同樣喊取締,翌日Yellow Factory門市應聲停業,便完全龍門任由佢搬了。

朋友,法律不能禁止埋擦邊球的,若然,許多幽默感不知從何談起,大家動輒得咎,倒不如乾脆變啞巴?別的不說,單單謝偉俊「光復積金 錢袋革命」也請一視同仁予以譴責吧。

自相矛盾,標準把尺只在當權者心中,因為你要識do,法無所禁,卻有更高層次無所不禁。

「犯法呀?差人拉呀?」以前黃子華《棟篤笑》常常講的台詞,骨子裏也是法無所禁即凡事放心率性而為,今後還能夠玩此幽默嗎?你無犯法,不過,差人照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