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遭逢巨變 - 陳惜姿

通識科遭逢巨變 - 陳惜姿

去年香港發生史無前例的社會運動,港府不認為自己有錯,卻認定是年輕人出了問題,更一口咬定癥結在於學校教育。將通識科改頭換面,換湯也換藥,便是治港一道良方。新通識科目標是教導學生正確價值觀、國民身分認同和國家發展,要學習《基本法》和《憲法》等,很有國民教育科的味道。

我有幾個學生,大學畢業思前想後決定當通識科老師,之前問過師長意見,狠下決心讀了教育文憑,還幸運地也找到教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建制派苦苦相迫,特首一聲令下,通識科便遭逢巨變。由文憑試核心科降格為不被重視的閒科,課時減半,只計及格與否,文憑試計分就沒它的份。

不計分,學生和學校便不會重視,很實際的。通識科本是關鍵的核心科,大學門檻的3322其中一個2便是通識。如今與入大學無關了,通識科老師的地位大不如前,可憐那些剛入行,雄心壯志的年輕人,事業剛起步便踏了個空。要轉教其他科目,得看學校是否有空缺,自己又是否教得來,不是想像中容易。

對考生來說也不好過。少了一科通識,核心科只剩下中英數,他們必然要修三至四科選修科,方有入大學的把握,但通識(將來不知叫什麼)仍然是必修必考,佔上百多小時的課時,還硬性規定回大陸考察,以後的考生只會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