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撥款藏小白象群 勘測喜靈洲790萬元 公眾活動費1,100萬元

明日大嶼撥款藏小白象群 
勘測喜靈洲790萬元 公眾活動費1,100萬元

【本報訊】立法會財委會昨正式開始審議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撥款,涉款5.5億元。這項被質疑是無底深潭的超級大白象工程,內裏又包含多個不明所以的小白象;包括政府聲稱是「虛」的長洲南及喜靈洲填海研究費用,涉款790萬元,而單是一項「公眾參與活動」就耗資1,100萬元。

根據發展局文件,政府建議在鄰近喜靈洲和長洲南可能劃作人工島的範圍及附近水域收集資料,顧問費連監管工地勘測工程便耗用790萬元。多名議員在會上問及有關項目,發展局長黃偉綸稱,政府暫時沒有相關海域的發展時間表及路線圖,「喜靈洲嗰個係虛嘅,但係對將來有參考價值」。

黃偉綸︰研融資補貼成本

撥款細項中又有一項涉及1,100萬元用作「公眾參與活動費用」,黃偉綸辯稱,計劃諮詢範圍較多,數字是參考過往的公眾諮詢工作估算,更反稱「亦有議員擔心會唔會太少,但我哋覺得應該應付到」。

有關計劃的成本效益及超支等問題,黃偉綸承諾,局方將研究不同融資方案,如有進一步建議將交往立法會討論。他舉例指,政府在鐵路發展上亦曾以鐵路配合物業發展,如沙田第一城興建計劃,透過物業收入補貼建築成本,未來會研究其他方法加強成本控制,減少政府支出。

多位區議員及民間團體昨早到政府總部請願,批評明日大嶼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促請政府撤回計劃。荃灣區議員、環保觸覺創辦人譚凱邦說,反對明日大嶼首要原因是計劃將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喺其他地方攞海砂、挖海砂嘅時候,亦會破壞埋其他地方,即係破壞兩片海洋」。他又批評,氣候變化加劇水位上升,多個島國都要撤離,「香港竟然反其道而行,起個人工島係非常荒謬」。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昨早亦有請願行動,抗議明日大嶼計劃破壞大嶼山豐富的自然資源。基金會指出,填海不但建造成本高昂,更會大幅增加碳足印,對整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服務系統帶來難以估計的破壞,政府應積極尋求代替方案,包括棕地修復及發展棕地,以解決當前房屋供應的問題,而非將問題訴諸填海。WWF 重申,香港擁有不少棕地須被修復,規劃署於去年發表的棕地研究報告總結出新界共有7,373幅活躍棕地,佔地1,414公頃。從香港納稅人的角度而言,發展棕地與明日大嶼填海均可以帶來經濟好處,但發展棕地的經濟及自然資源成本卻遠低於填海。

■WWF昨早到政總抗議明日大嶼破壞大嶼山的自然資源。

黃偉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