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提到願與東盟建設中國-東協訊息港,推動數位互聯互通,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同時以「為東盟培養1,000名衞生行政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拉攏東盟國家。海外專家曾分析,中國藉輸出自己的5G和智慧城市項目,推銷中國價值,其困境是無法取信於世界。
習近平在開幕式致辭力推「數字絲綢之路」,稱中方願同東盟各國攜手合作,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創造更多合作,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和政策溝通協調,一道建設中國-東協訊息港。
習近平亦提到,進一步實施好《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也希望儘本月中旬由15國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可早日實施。他不忘提出抗疫合作,如中國疫苗出爐後,積極考慮東盟國家需求,也承諾向東盟提供抗疫資金,及為東盟培養1,000名衞生行政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對於中國提倡的「數字絲綢之路」、大數據、訊息港的計劃,旅美法律專家虞平曾批評:「中國怎麼樣向全世界解釋它的體制能夠,第一個,私隱權是不受侵犯的;第二個,能夠更進一步保證不用這些數據去強化其專制體制,來鎮壓人民的言論自由。」而中國的困境是無法取信於世界。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