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施政報告】
【本報訊】通識科淪為「中式科」,即將改名、減課時、公開試只分及格與否等。消息在施政報告公佈當日已率先由官媒披露,教育局主管卻蒙在鼓裏。本報獲悉教局由首長級人員,至課程發展處負責通識教育科的官員,在報告公佈前對殺科一事全不知情。有曾於教局工作的學者認為殺科是政治決定,相信未有諮詢局內通識科部門,「點都講唔通係專業判斷」。
記者:鄧力行
政府對通識科開刀的具體細節,特首林鄭月娥在前日宣讀《施政報告》當天,已由《文匯報》和《大公報》率先披露。在施政報告發表當天的傳媒閉門預覽會上,有兩名教育局首長級官員列席,但記者向二人查詢有關通識科改革詳情時,兩人均顯得毫不知情,只覆述林鄭月娥的講辭。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設有通識教育組,負責策劃、統籌及推行通識教育課程等事宜。有學界消息向本報透露,當日《文匯報》和《大公報》披露消息後,有老師向各自認識的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組官員查詢,多名官員都表示從未聽聞或不知道此事。
曾在該組工作的教育大學教育政策及領導學系講師許漢榮認為,教育局所作的根本是政治決定,相信未必有諮詢局內通識科部門,而是預先已有腹稿,無論如何都按政治需要鐵定推行,更不尊重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建議,一筆抹殺通識科老師多年以來的努力,「一定唔會係出於教學專業嘅決定」。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發表聲明,對教育局決定表示極度遺憾,認為這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教學和學校行政規劃,都帶來重大的挑戰。聲明續指,通識科考核方式的重大改變,會嚴重削弱通識科在新高中學制中的重要性,亦違背2000年教育改革時,將通識列為四大核心科目的原則,破壞高中學制的完整性。
聯會指出,當局對於如何修改、刪減哪些課程內容卻毫無實質內容,亦沒有時間表及路線圖,甚至新的科目名稱也未見定論,令人覺得局方倉促成事,未有經過深入討論。
目前英國大學及院校聯招系統(UCAS)承認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通識科的分數對照機制,通識科考獲5**等能夠在UCAS獲得56分,3等換算16分,取得2等則不能換算分數。聯會指出,若通識科轉為「及格/不及格」,此科在UCAS的分數對照機制會被打破,將動搖這一科在國際上的認受性,會直接影響學生海外升學。再者,目前已有近290間海外院校認可文憑試資歷,但若通識科的考評制度作出重大改變,則有可能影響基準評定組織對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國際認可,局方在未與相關持份者商討下,就倉促作出改變的決定,是罔顧學生利益的做法。
政務司長張建宗昨否認改革是洗腦,聲稱新課程不會有「習近平思想」,但學生要認識中國發生的事。
教育局回覆稱,更動通識科的決定獲不少社會人士及教育團體的認同及支持,就有教師工會無視通識科長期被異化的問題及在社會引起的爭議,以政治凌駕專業,對此深表遺憾。對於教育局主管官員不知情的指控,局方對「猜測」不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