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消滅通識科,與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今年9月向教育局提交的報告有牴觸。小組當時建議維持通識科七個評級,而非教育局決定的僅餘合格與不合格評級。小組主席拒絕表明是否歡迎教育局的決定。同樣執教通識的教協副會長田方澤亦引用2005年教統局一份報告,結論認為「合格/不合格」評分安排妨礙該科建立認受性、妨礙文憑試在國際社會上的認受性,以及不利認真修讀該科的學生,指教育局今次決定等同自我推翻。
有線新聞引述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主席陳黃麗娟表示,政府的決定與小組不同,相信因為教育局局長考慮因素比小組多,包括社會聲音,「我有我哋嘅角度,佢有佢嘅角度,唔可以簡單地講話歡迎與不歡迎。專責小組報告就係咁樣,係我哋當時覺得最好嘅建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在電台節目上反指,今次的課程改動與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9月時的建議如出一轍,小組以專業角度提交意見,局方就通盤考慮未來教育政策走向、社會意見、對學生的要求,最終決定與小組有不同亦屬正常。
楊潤雄續稱,消滅通識科是希望釋放更多空間讓學生選修其他科目,例如創新科技,通識科毋須有詳細等級評核學生能力,只須知道達標與否就足夠。通識科改動後課程會加入內地考察,楊潤雄聲稱,出發點是考慮學生利益,希望學生到內地不只是交流,而是有實質工夫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