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反修例運動期間,「福建幫」於傳統福建人根據地北角持棍襲示威者,讓北角再次與暴力、福建幫畫上等號。23歲民主派素人、港大文學院畢業生傅佳琳以第三代福建人身份,挑戰盤踞堡壘12年的民建聯區議員兼同鄉洪連杉,終以59票之差險勝。一年過去,區內的福建二、三代視傅佳琳為同伴,她說福三代於香港成長,籍貫早已淡去,「我哋係香港一代」。
堡壘選區由90多座單幢私人樓組成,光復區會一年,傅佳琳議員辦事處進駐北角堡壘街。與當日「福建幫」打人的英皇道僅一街之隔,她說「福建幫」已消失無蹤。開辦之初,她也曾憂慮受襲,然而推門而入的長者街坊卻純粹為了說句「加油」。
區內劏房戶與獨居老人眾多,有長者只諳福建話。傅佳琳從家人身上習來的福建話,意外成為與街坊溝通的橋樑,福建獨居老人從搭話到願意向她求助,全都是北角一隅的日常。傅佳琳外表斯文,街坊眼中她畢業自港大的年輕女區議員。不過她早歷見世面,中學未畢業便在快餐店洗碗賺錢。反修例運動前,她曾期望大學畢業後找一份好工,養一頭柴犬,安穩度日。直至去年7月有示威者稱抵受不了運動壓力,決意赴太古廣場尋死。「我就係救唔到手足嘅其中一個香港人。」那天傅佳琳隨網民動員尋人不果,途經政總,剛好仰望政總「門常開」後的陰天,「嗰日個天好灰,搵人又搵唔到,就諗仲可以做到啲咩」。於是她決意放棄安穩,辭職參選。
結果,傅佳琳以福建三代身份險勝,外媒甚至形容這「福三代」的勝利刷新政治版圖。福建社群長久被視為親北京一群,而堡壘區更被視為深紅陣地,過去三屆區會由均由福二代自動當選。不過傅佳琳認為,福建來港的二、三代於香港成長,籍貫不及香港對她一輩人的影響深遠,「唔會特別講係福建人,反而會講係香港一代」。自她去年參選後,福建二、三代街坊因為在她身上找到相同的處境,選擇支持她。
傅佳琳笑言,曾向父親打聽同鄉對自己的評價,暫未見負評。記者曾向堡壘街的街坊打聽,有不願具名的街訪讚她回收工作做得不錯,過去區議員不會做。有居於堡壘街40年的婆婆說,雖未有在區選投票,但亦知悉當區區議員為傅佳琳,疫潮期間她曾派口罩,老街坊均受惠。
傅佳琳立志要做得好到讓建制派區議員贏出的鄰區羨慕。 「鄰區」是指工聯會「雙料」議員郭偉强的和富選區。早前她聽聞有鄰區街坊羨慕她的流感針計劃,好勝的她笑道,「冇揀民主派係咁㗎啦」。
她的好勝或與出身於傳統福建家庭有關,上一輩福建人重男輕女觀仍在,嫲嫲說女孩子不用讀書,隨手把她的小六課外書悉數棄掉。「你唔想我讀書,我就讀港大。」為了一啖氣,她成為福建家族裏唯一一個大學生。「尊重係要自己賺返嚟。」不過童年陰影猶在,如今她只買電子書,倒是這份好勝心成了她做區的動力。
目前她是東區區議會節日慶祝及重大日子紀念活動專責小組副主席,一年過去,她和民主派區議員叫停多個慶7.1、10.1酒會。她相信光復區議會需革除沿襲多年的陋習,包括叫停街坊從未聽過的區會活動。現時更和同事研究在明年情人節舉辦性教育活動,又為銀髮族搞婚照攝影活動,讓區議會資源真正惠及街坊。
曾有人估計今屆或許是最後一屆民選區議會,她笑言自己享受這種略帶冒險感的生活,「可以喺大時代幫下手,留個痕迹」。算起來,2016年初港大學生包圍校委會時,時任宿堂學生會的她曾與同學守着某個入口。後來,校委會成員紀文鳳叫救護車,傅佳琳誤打誤撞成了鐵馬前的第一排,那時鎂光燈還沒有照到這位「福建三代」。
祈求歲月靜好越見艱難,她的養柴犬安穩夢亦遠去,「大前提係有更多人比你犧牲更多更大,你仲有咩好抱怨?」主修中國文學的她,在2020年的工作報告印上白居易的《折劍頭》:「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縱然耿直的劍斷裂,猶勝完好的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