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幾段舊影片,拍的是1909年的北京。那是宣統元年,清廷宣佈預備立憲。
義和團和八國聯軍是1900年的事,社會驚魂初定,而再過兩年,就爆發黃花崗起義、四川保路運動,隨後就是辛亥革命,民國成立。
這是天下大亂的時期,按一般人對歷史的理解,應該是民不聊生,亂離人不如太平犬的歲月。
可是影片看起來並沒有我們想像的亂世景象,那時的北京,幾乎還有一種祥和的氣氛。百姓衣着都整齊,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也看不到面如菜色衣衫襤褸的災民。
人們在廟裏上香,農閒時分人群密集在村裏聽評書,有送葬的行列,儀仗講究,也有尋常巷陌裏小販挑零食在大戶人家門口擺賣。
冬天大人小孩都穿長袍馬褂,頭戴毯帽,雖然笑容不多見,但也不是愁眉苦臉,反倒都遊手好閒,不怎麼為吃穿發愁的樣子。
街上熟人相見,都打千作揖,禮貌周周。交通工具有高輪子的人力車,還有小小廂籠的馬車,街上有各種各樣的地攤,秩序井然,也沒有看到警察和「城管」。
那時清朝已近尾聲,國力衰敗,受人欺侮,要簽城下之盟,但在民間,百姓的日子似乎如常,沒有兵荒馬亂的感覺。
中國民間真是一種龐大的存在,老舊的社會沉重運轉,外面世道大變,內裏風雨不驚,因為這樣,中國要變起來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