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富婆跳舞群組」搞得風聲鶴唳,這天江湖傳聞說一位朋友的太太也中招。馬上發條短信詢問,他回覆一個笑臉,說你也收到我太太中招的假消息了。原來假消息前一天已傳出,有些朋友還以為他已進了隔離營,都來問候,知道是假消息,又都大笑一場。
跳舞群組牽涉甚廣,跳舞者其實高低階層都有,中招的也不盡是「富婆」,但因為「富婆」二字吸引人,傳媒容易下手,於是跳舞中招的便都變了「富婆」。即使有個別去廉價舞場跳舞的阿伯也中招,大家對他卻興趣索然,因為比起「富婆」,他太沒有吸引力,中不中招,都得不到眷顧了。接下去,「富婆中招圈」又跳出了跳舞群組的範圍,還有「富婆打麻將群組」。打麻將也不是富婆專利,但若是屋村師奶打麻將中招,在媒體上也一定不會像富婆打麻將中招這麼大張旗鼓做文章,因為「師奶中招」不如「富婆中招」吸引人。
這天跟朋友聊天,他問如此強調「富婆中招」,算不算說明社會大眾對富人有意見,有些幸災樂禍呢?我說即使是,也不全是。因為如果一個人無財無勢,也一樣會被揪出來示眾的。比如你在電視台做一個不起眼的藝人,有些什麼事起來,明明你有名字的,但傳媒卻一定在寫你名字之前,先送個「奀星」的稱號給你。「奀星」長「奀星」短,蔚然成風。看熱鬧的讀者觀眾,便也一呼百應,沒幾個人會覺得這麼稱呼你有問題了。「奀星」和「富婆」是兩個極端,可見活在這個社會裏,窮被人嫌,富招人妒,日子同樣不好過。「民意」都不會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