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尚未完結,加上失業率持續上升,樓價仍然受壓。差估署公佈,上月樓價指數按月輕微下跌0.5%,跌至380.9。租金指數亦同時受壓,按月輕微下跌0.1點,跌至179.3。有市場人士認為樓價指數為意料之外的偏軟,但認為第四波疫情已至,未來兩個月樓價會繼續向下調整。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本港10月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按月微跌,最新報380.9,較9月份383.1按月跌2.2點,跌幅約為0.5%,相信為疫情下,多個大型新盤連環低價推出,令樓市形成量升價跌的走勢。另外,租金亦輕微受壓,差估署公佈租金指數繼續下跌,10月指數輕微下跌0.1點,跌至179.3。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認為,樓價指數為意料之外的偏軟。主要由於當時疫情表現穩定,確診宗數顯著減少,而且新盤市場十分活躍、銷情理想,部份二手業主議價空間收窄。陳海潮估計由於大多成交的業主,都對整體經濟及失業率仍存隱憂,因而願意減價,令上月樓價指數在市場氣氛不俗下出現意料之外的回落。
雖然陳海潮認為11月樓價指數跌幅會收窄,然而第四波疫情在11月中下旬基本確認爆發,加上10月下旬的國泰大裁員延伸憂慮,故料在登記數滯後情況下,12月份的樓價指數跌幅恐擴大至1%或以上,預料全年樓價跌幅都應該約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