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恐成翻版天水圍

明日大嶼恐成翻版天水圍

【本報訊】被批評倒錢落海的「明日大嶼」計劃前期撥款申請今日提交立法會財委會審議。發展局長黃偉綸表示,近年的移民潮不會影響長遠房屋需求,強調當局對明日大嶼項目的看法不變。身兼華懋集團行政總裁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候任會長蔡宏興擔心,明日大嶼會製造另一個「天水圍」,認為政府應以開放態度聆聽社會聲音,不應只說「非做不可」。

七成公屋聚集弱勢社群

立法會財委會今日審議明日大嶼前期研究的5.5億元撥款申請,在民主派總辭後,預料撥款可獲通過。黃偉綸昨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本港人口預測增長放緩,近年又出現移民潮,本港未必再需要明日大嶼,他表示按統計處最新估算,本港人口到2040年會達811萬,只比之前估算減少11萬人,而住戶人口密度將由每戶2.8人降至2.6人,戶數反而增加;若市民壽命延長、出生率及單程證來港人數上升,到2051年人口最多可超過885萬,因此移民等短期現況不會改變當局對明日大嶼的看法。

至於財經界人士提出公私營合作融資方案,他指會考慮各種方案,例如沙田第一城的發展模式,將發展權以招標形式進行,政府毋須為填海付款,最終更「有錢收」。

身兼華懋集團行政總裁的建築師學會候任會長蔡宏興表示,對「明日大嶼」持開放態度,但政府提供的資料暫未足以令他支持計劃,填海工程更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要進行專業科學和客觀的可行性研究,「將來有七成作公共房屋,會否將弱勢社群聚埋同一地方?會否製造另一個天水圍?」他希望政府能保持開明態度,持平地聽聽香港社會的聲音,不應只說「非做不可」。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蔡宏興同樣對活化海鮮舫有保留,又指海洋公園早前需尋求政府注資,而海鮮舫則因難以營運結業,將兩者放在一起,「有無經濟嘅可持續性?」他希望政府不要再製造多一個「大白象工程」。

黃偉綸昨表示,「躍動港島南」會參考「起動九龍東」的成功之處,包括活化工廈、增加「一地多用」設施及泊車位,透過重新整合地方改善南區,預期十年可見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