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殺通識 國教借屍還魂  課本送審 學生送中

林鄭殺通識 國教借屍還魂 
課本送審 學生送中

【2020施政報告】

【本報訊】明言香港教育不能成為「無掩雞籠」的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出手清算通識科。教育局決定將通識科祭旗「殺科」,宣佈大幅「糾正」通識科內容,包括將公開試評級改為「及格/不及格」、加強學習《憲法》和《基本法》、學生送中考察及課本送審等,通識科更會改名,但名稱未定。改革最快下學年推行。教育界怒轟局方政治凌駕專業,將國教科「借屍還魂」。

■政府大幅刪減通識科,卻加入學習中國發展及北上考察元素,被指國民教育借屍還魂。 設計圖片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特首林鄭月娥在前日的《施政報告》稱通識科「異化」後,教育局昨開記者會,宣佈判通識科死刑。教育局長楊潤雄形容通識科被污名化,將提出多項改革,包括將公開試評級改為「及格/不及格」、取消IES、學習《憲法》和《基本法》、將課時刪減一半、增加國安內容、學生須到內地考察、設立「適用書目表」,必須交教育局審批教材等,通識科亦會改名,改革最快新學期推行。

教育局長楊潤雄

楊潤雄:「今日香港」太多時事

楊潤雄指,社會對通識科存在不信任,令教學有困難,亦令外界對這科有「錯誤理解、不好觀感」,其中一個問題是屢被詬病「討論太多時事」、「聚焦報章觀點」,楊更稱單元「今日香港」不是用來供大家討論時事,「唔好話唔畀討論時事就等於冇咗今日香港。」

現時250小時的通識課程預計會刪減一半,討論香港發展、制度、香港和國家的關係等內容會保留,並增加國安教育內容。楊潤雄辯稱局方無意將通識科變成國教科,亦沒有弱化通識科的意圖。他又自圓其說指國家發展亦是通識科內容之一,國家與香港的關係、政策、及世界性議題亦會保留。科目的新名稱、課程的刪動細節,楊稱會交由課程發展議會討論。

課程變得面目全非,楊潤雄卻多次聲稱通識科的改動是基於現有通識科的宗旨、框架而制訂,「架構改變不大」,強調改動「有基礎」。今次改動被指推翻學校課程發展專責小組的建議,楊回應稱改動「大體上」與早前專責小組提出的建議相同。至於將評分制改為「及格/不及格」制是否不尊重業界,楊未有正面回應,只稱專責小組已花了很長時間探討有關問題。

現行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為「3322」。楊稱,通識科的「2」與及格「理論上一樣」,不希望這一科「太仔細」分出學生能力高低。

■港府2012年曾倡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遭社會強烈反對;圖為當年中大反國教集會。

教育界:明眼人都知唔同科

通識科教師、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質疑教育局的做法等同「殺科」,藉此將2012年的國教科「借屍還魂」。他炮轟雖然當局取巧地指有接納專責小組部份意見,卻修改了最有爭議的評分方式,甚至將通識科改名,「明眼人都知唔係同一科,你話係同一科都係呃人」。

面對「殺科」,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內務副主席陳智立稱「極度憤慨」,認為局方拒接納小組的建議是以行政凌駕專業。他亦擔心在該科目改成「及格/不及格」、而其他科目維持評級的情況下,變相鼓勵學生不重視通識科。

教協副會長、教育界立法會葉建源怒轟教育局提出改動前,不單未曾諮詢前線教師、業界乃至考評局,其改動更形同「謀殺通識科」,「直頭係面目全非」。他續批評教育局是次更動是將政治考慮凌駕專業,為政府施政失誤所引發的政治動盪找代罪羔羊,促教育局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