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康文署轄下科學館的常設展覽中,逾半已展出15至29年卻未有任何更新。太空館兩個常設展覽的改善工作則延遲了六年才完成。審計署認為康文署應適時更新常設展覽以保持吸引力,及避免展覽內容過時。
審計署報告指出,康文轄下博物館共設有49個常設展覽,與科學相關的博物館即科學館及太空館,其常設展覽期通常訂為10至15年。惟審計署發現,科學館17個常設展覽,有十個即59%,已展出超過15年至29年,當中包括電訊廊、光學、數學、家居科技、食品科學等。其他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有22%更已展出超過20至33年。
審計署又指出,太空館兩個常設展覽的改善工作,2008年獲立法會撥款3,200萬元,原定2011年底完成。惟工程直至2018年4月才完成,即整體延遲了六年。康文署解釋,延誤是由於工程期間發現展廳牆面有裂紋、牆壁表層批盪鬆脫及鋼結構外露,需時維修。另外一些新展覽主題,如重力波和探索火星等,均在最新天文研究的前列, 因此需作仔細研究。
審計署又發現,科學館及太空館有72項展品需維修,需時超過90天才能完成。康文署解釋部份展品部件遺失需要訂做,需時115至6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