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今年停派股息後股價曾跌至25年低位,不過隨着近日傳出疫苗有望研製成功,市場憧憬經濟好轉,英媒昨又傳出監管當局暗示,明年度歐元區銀行有機會復派股息,滙控股價昨回勇一度飆升8%,重越40元關口並創八個月高位,亦是全日升幅最大及對恒指增幅貢獻最多的藍籌股。不過滙控股價昨晚於外圍回吐,倫敦股價較港收市價跌近3%。
綜合股民及投資者分析,滙控股價可望企穩目前的停派息前水位,當前大市氣氛亦轉勢利好舊經濟股,倘疫苗出台、環球經濟復蘇,年底前股價或再有微升空間。
滙控昨在港收報42.35元,單日升6.5%,上午更一度升逾8%至42.95元全日高位,是繼9月28日以來最大單日升幅(當日飆9.2%);若與9月底因中美夾擊爆出集團可能涉金融犯罪被美國調查、股價曾插穿海嘯供股價28元關口比較,短短兩個月間已拗腰回升超過五成。同屬歐元區銀行的渣打(2888),昨升3.6%至49.1元;本地銀行恒生(011)亦升3.2%至137元。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Yves Mersch表示,基於法理基礎上的不確定性,今年以後若繼續禁派股息將有困難,暗示銀行若能令監管當局信服,其資產負債表有足夠能力可抵禦疫情對經濟及金融市場的衝擊,明年開始將取消對銀行禁派令,按逐個個案機制處理恢復派息。
專欄作家兼獅子行長情股東曾淵滄認為,滙控股價勁升,因傳出復派消息,「有息派就一定會升返」,現價位正是停派前水平,之前他亦曾建議有閒資股民,可博三年復派賺三成回報機會(30元買等回升至40元),「現時未到三個月已升返去40蚊」。他相信滙控現股價可企穩,集團亦有資本能力,回復以往每年全年派4元(0.51美元)股息。不過,一外資證券主管指出,市場共識是明年復派第四季股息,每股只派0.1美元,而非以往末期息0.21美元。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分析,滙控復派股息有望、疫情有曙光紓緩減值壓力,以及長債息率回升有利息差改善等,均對投資者帶來正面考慮,目前大市氣氛亦轉勢,較幾個月前明顯傾斜傳統舊經濟股,滙控作為其中代表自然受惠,其他本地及國際金融股亦一齊拖升。若宏觀經濟續改善,滙控估值有空間再向上,年底前或微升至45元水平。高盛日前將滙控目標調升2%至51元,摩根大通亦看好滙控及渣打,復派股息及估值前景。
另外,滙控因成本考慮,將於12月22日從巴黎交易所退市,集團會繼續在倫敦、香港、百慕達主板及美國ADR掛牌。集團早於2000年,因收購法國商業信貸銀行而在法國上市,但目前正放售當地零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