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會先找Brenda 與美溝通可請繙譯」

「有事會先找Brenda 與美溝通可請繙譯」

【本報訊】有別舊愛于文鳳以英語作供,周星馳昨以廣東話宣誓及作證,供述有關電影製作的範疇,透露公司業務主要由Brenda及胞姊周文姬負責,但忘記二人分工細節。他又承認「瞓身」參與電影製作,英文能力佳的于曾協助他與美國製片商溝通,亦訓練過他英語,惟他稱「我同佢講嘢,差不多99.9%都係同佢講中文」。

周透露中學畢業後,1980年開始從事電視及電影工作,至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參演多部電影,同時擔任導演及製片人。他於1996年創立星輝海外有限公司,主要處理電影製作業務。

指有請于文鳳訓練英文

他同意,公司業務當時主要由Brenda Cheung及胞姊周文姬負責,兩人一直協助公司至今。對於二人分工,周稱Brenda主要負責公司財務,但對兩人的實際分工「唔係唔知」,只是「問佢哋比較清楚啲」,他自言若然有事,會先找Brenda,再由她與周文姬分工處理。公司所有支出,Brenda會先向周請示,獲批才會執行。

代表于的資深大狀袁國強圍繞周的電影工作盤問,周同意於1998至2010年間,曾製作四部電影,包括1999年上映的《喜劇之王》及2001年上映的《少林足球》,還有《功夫》和《長江七號》。

他同意自己「瞓身」參與電影製作,親自落手落腳,有時要到海外或內地拍攝。對於于的供詞提及,周每部電影平均需時兩年構思劇本、拍攝大約花四個月,後期製作另需時半年至一年不等,周回應製作時間視乎電影規模而定。

周同意作為導演或明星,除固定報酬,還有可能獲利潤分成,但要視乎當事人如何商討,自言與電影拍檔間亦有如此安排。至於于是從他口中得知有此等安排,周則謂:「我諗問返佢會清楚啲。」

袁又指,當年周有借助英文能力佳的于與美國製片商溝通,周謂:「我諗主要原因係佢係我女朋友,同埋佢想。」並解釋,其實他亦有親自與美國製片溝通,「因為我主要係講中文,于小姐又好,我亦可以請繙譯工作,可以請其他人做到繙譯」。

他同意有請于訓練其英語,若工作需要,與于相處時「間唔時我哋會講吓英文」,但他強調並非正式訓練,「我同佢講嘢,差不多99.9%都係同佢講中文」。

據悉,負責打理周星馳公司財務的Brenda Cheung,協助他已逾20年。1996年周與楊國輝合作創建星輝海外有限公司時,Brenda被聘為公司會計,一直深得周信任,後來他創立Premium Data Associates Limited及比高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大展拳腳,也特地找她協助。現時周星馳公司主要由胞姊周文姬主理,周星馳已將簽支票權交予她,Brenda則主力財務,二人儼如周的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