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2007年曾提出興建雙向高架單軌鐵路的環保連接系統,接連啟德發展區、九龍灣及觀塘,惟蹉跎多年終胎死腹中。《施政報告》交代最新進展,稱有關研究已完成,不再提單軌鐵路,改為建議在區內推展由自動行人網絡、單車通道、行人天橋和水上的士站等「多元組合」將九龍東一帶連接。政府消息,新方案成本較興建單軌鐵路低,目標2030年前落成。
當年政府提出的雙向高架單軌鐵路,原預計2023年可以啟用。走線全長約九公里、共12個站,以九龍灣站作起點、穿越啟德發展區,並取道橫跨觀塘避風塘入口的新建觀塘連接橋,最終接駁至港鐵觀塘站。當年更形容,有關系統將成九龍東區內的骨幹,為核心商業區提供「世界級的連繫」。
翻查資料,政府按2010年價格估算,單軌鐵路系統的建設費用約為120億元。不過,單軌系統研究多年,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年4月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時透露,單軌鐵路遇到的挑戰比預期更複雜,要較長時間審視和尋求可行方案。
至昨日《施政報告》進一步交代,九龍東環保連接系統的詳細可行性研究已大致完成,研究建議在區內推展全新「多元組合」模式環保連接系統,發展局預計年底前公佈詳情,沒有再提單軌鐵路。
新系統綜合五大元素,包括新增巴士和小巴線;發展自動行人道網絡(Elevated walkway)串連啟德前跑道區、九龍灣行動區、港鐵牛頭角站;貫通啟德海濱長廊的行人和單車共用的通道;連接港鐵觀塘站的行人天橋;及在啟德發展區加設水上的士站。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近日發現單軌鐵路系統極具挑戰,當局無法解決相關技術困難,例如單軌鐵路原計劃從舊跑道區,橫跨觀塘避風塘和穿過觀塘繞道,難度太高。而觀塘開源道路面太窄,無法滿足相關消防要求等,加上建造鐵路成本非常昂貴,當局最終決定放棄單軌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