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梓樂有呼吸曾郁手腳 口罩滲血眼神迷惘 相信墮樓所致

消防:梓樂有呼吸曾郁手腳 
口罩滲血眼神迷惘 相信墮樓所致

【死因研訊】

【本報訊】科大學生周梓樂去年11月4日在將軍澳警民衝突期間墮樓後死亡,死因研訊昨續審。最先到達梓樂倒卧位置的消防隊目出庭作供,形容梓樂最初趴在地上,口罩仍有起伏,表示仍有呼吸,但意識迷糊,沒說話作聲,對叫喚亦無反應。他與同事替梓樂反轉身體至仰卧姿勢以助呼吸,梓樂在反身後手腳仍有郁動,甚至令兩名消防員無法量度血壓,但眼睛僅半開,眼神迷惘。旁聽的梓樂父母聞言,不禁抱頭掩臉及皺眉。

當晚在寶琳消防局內當值的消防隊目黎偉傑供稱,約12時43分收到停車場火警鐘自動警報,該類警鐘要由人手或外力打破玻璃啟動,有時天氣潮濕也會意外響起。到場後,因尚智樓消防控制室系統無法顯示火警位置,總指揮詹德鵬(譯音)指派眾人分三隊「將成個停車場行一次」。黎與隊員黃康杰被指派巡查二樓,沒發現俗稱「消防撳手」的警報裝置被打爛啟動。他事後知道三樓一個火警警報裝置「爛咗」發出警報。

他稱巡查二樓期間,看見有市民快步走過,沒看到特別事情,但記得紅色火警訊號燈在閃動。去到二樓上層時,一名穿深色上衣、戴深色口罩男子稱有人墮樓,用手指指向二樓方向,最後帶黎與隊員到梓樂倒卧位置。

■當日兩名消防員發現周梓樂時,他仍然有呼吸。

父母庭上聞言皺眉掩臉

黎與隊員卸下裝備檢查梓樂傷勢,梓樂對呼叫聲沒回應或說話,但口罩有起伏,表示有呼吸。梓樂頭部及身旁均有血迹,包括面上、鼻、口、耳都有靜止的血迹。他檢查及觸摸梓樂頭骨沒發現明顯爆裂或創傷,身體表面無明顯傷口,頸椎無明顯骨折或異樣,背部沒有刺傷。

黎當時認為梓樂趴在地上不利呼吸,遂與隊員替梓樂轉身,梓樂反身後手腳有郁動,且有一定幅度,但不算大力。他再嘗試與梓樂溝通,對方仍沒回應,但眼睛半張開,眼神迷惘。列席聆訊的梓樂父母聽到此處,母親開始低頭、抱頭及掩面,庭上曾傳出索鼻聲音;周父聞言亦眉頭深鎖。

黎續指梓樂手腳曾多次郁動,「慢慢撐吓撐吓」,將身體移向停車位後方矮牆。他一直保護梓樂的頭部,但沒有主動移動梓樂。黎指示同事為梓樂戴上氧氣面罩,而由於梓樂手部郁動,無法量度血壓。他指梓樂亦心跳不穩,每分鐘40至60下,血含氧量則達90以上,屬正常偏低水平。因梓樂當時有心跳及呼吸,毋須心肺復蘇。

■隊目黎偉傑是最早到達意外現場的消防員。

■消防員黃康杰當晚與黎一同行動。

尋義務急救員到場協助

由於無其他傷口,他指梓樂面部血迹有機會是口部流血造成。他雖有急救經驗,但「講唔到」梓樂為何身處墮樓位置,認為有機會是撞傷,但不清楚是否墮樓,亦難判斷梓樂郁動手腳是因痛楚抑或想表達自己有意識。

黎稱,起初接報是處理火警,故他與隊員並無攜帶醫護用品到場,身上只有一對醫療手套。他向控制室要求增援後,雖然知道救護員會到場,但他認為附近應有義務急救員,故曾要求在場市民尋找及帶領義務急救員到場協助,「冇考慮咁多,淨係想要一啲物資幫我」。當晚細搶救車上有急救器材,但因接報是處理火警,故他與隊員未有帶同急救器材下車。

與黎一起救人的消防員黃康杰供稱,梓樂被發現時戴着口罩,有呼吸,但「成個口罩滲血,有少少變咗血漿咁」,他擔心妨礙梓樂呼吸,故為他移除口罩。除面部眼耳口鼻滲血,他找不到其他表面傷口或瘀傷,亦無留意梓樂嘴部有否傷口,他稱相信梓樂由停車場三樓跌落二樓。

當晚控制中心職員在書面供詞指,收過前線要求通知伊利沙伯醫院創傷部門留位,遂致電醫院轉達留位要求。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