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北水准買第二上市及生科股

傳北水准買第二上市及生科股

【本報訊】阿里巴巴(9988)、京東(9618)等第二上市中概股或快將迎來北水。新一份施政報告公佈前夕,有本地媒體引述消息指,其中一項金融措施是擴大「互聯互通」計劃,內地資金南下將可買賣在港上市的第二上市股份及生物科技股,惟報道未有提及納入時間表。屬受惠股的阿里昨升2.3%,報270元;京東升1%,報348.2元。

特首林鄭月娥於今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被指涉及其上京爭取的惠港措施,《星島日報》引述消息指金融措施包括擴大滬深港通可買賣股份。憧憬有關措施將刺激港股成交大增,得益者港交所(388)升4%,以最高位392元收市。港交所對此回應指不評論市場猜測。

港交所推新平台 加快結算

過去六年,北水持續湧港掃貨,累計淨流入1.62萬億元,成交額達13.7萬億元。證監會資料披露,本港現時有12家第二上市公司正在交易,其中包括阿里、京東、網易(9999)、中通快遞(2057)等,「B字頭」的生科股則共有22隻。

中薇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偉豪表示,北水准買第二上市及生科股是發展方向,「屬遲早問題,不算意外」,認為阿里、京東等只是借消息偷步炒上,並指由於中概股龍頭本身已獲不少基金買入或國際指數追蹤,故資金未必再透過北水買賣。至於生科股,雖然後市獲北水帶動的空間較大,惟市場上同類股份太多,行業表現亦較分化,需時觀察北水喜好及資金流向。他又指,若要借此消息短炒,港交所值博率相對較高。

港交所昨午亦宣佈,開發滬深港通交易結算加速平台HKEX Synapse,進一步提高滬深港通交易結算效率,料2022年首季推出。港交所交易後業務主管蘇盈盈表示,內地實行T+0結算周期要求,Synapse有助滬深港通北向交易的國際機構投資者,管理跨時區交易後流程;暫以北向交易為服務目標,未擬擴至整體港股結算系統。

恒指昨日反覆向好,收報26588點,升102點;國指報10612點,跌53點;成交1,4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