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關注「環境、社會、企業管治」(ESG)等信息披露及綠色合規,已成為金融投資大勢,包括由金管局、證監會、保監局及積金局合作成立的金融學院,轄下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昨就香港綠色債券市場發表報告,指截至去年底止,本港累計綠債發行額達260億美元(約2,015億港元),當中內地金融機構及企業為最大發行者;金管局建議設綠色通道促進跨境綠債發行。
該局高級助理行政總裁劉應彬表示,內地綠色投資需求大,尤其大灣區,加上內地金融機構及企業發行境外債程序繁複,而本港債市配套完善,設綠色通道可推動香港作為大灣區綠債樞紐地位,惟目前尚未就建議與內地相關監管機構商討。是次調查涵蓋28家綠債發行體及20家投資機構,逾七成發行體及100%的投資者均表示,有意參與本港綠債市場。
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陳維民指,市場對綠債興趣頗大,按初步數字估計,今年發行量應不俗,期內雖受疫情影響,但市場亦調節得快,如路演由實體轉為線上,故對整體發行沒有實質影響。展望未來,需求會持續增加。他說,ESG及綠色是外滙基金重要投資元素,儘管未為投資份額設定目標,但他強調在相似回報的投資產品,會優先考慮綠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