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換樓,處理很多相關事宜,當中包括銀行按揭。借此機會也提醒一下年輕人,買樓上車註冊物業上名時應如何考慮聯名或單名。聯名與否?這個問題我被身邊朋友問過很多次,其實與太太聯名置業並無太多好處,反而壞處則很多。
過去幾年政府出了很多樓市辣招,令首次置業人名變得值錢。聯名持有一個物業,在未沽出該物業業權之前,兩個名都不能再享受首次置物的稅務與按揭優惠,有點浪費。
聯名置業後,日後可能把物業加按行使財技,到時會發現聯名置業後會比較麻煩,需要向銀行提交兩個名下的相關文件,每份文件也要夫妻兩個一起簽署,複雜程度倍增。
起初以聯名作置業,很可能由於造按揭時的考慮。本身是夫妻關係,二人收入加起來較高,相對容易通過供款比率與壓力測試。但日後再有其他動作需要再向銀行借貸時,則會成為二人的負累,因為銀行會假設任何一方失去供款能力去考慮另一方的還款能力,所以任何一邊實力較弱者會成為「瓶頸」。
還有個有趣數學題,原本兩個人,假設每人購買力是兩個物業,兩人的供款能力共可以買入四個物業,但如果其中一個物業聯名了,購買力變成只有三間,因各自都被計算成兩個物業,很不值。
考慮聯名可能是因為按揭上會問題,收入不夠。其實可考慮以擔保人的方法,物業保持單名,另一半就可作擔保人以加大供款能力。用擔保人方法還有個好處,他日若要擔保人除名,也不會影響樓契,只是銀行與你之間的關係。相反,聯名物業要除名,就涉及業權買賣,成本相對較高,包括律師費與稅項。
話說回來,聯名亦有一點好處,雖說夫妻關係,若一方過身,遺產自動接收。然而,婚變、爭產新聞不鮮,物業聯名做「長命契」看來多一點保障。再者,若聯名者並非夫妻關係,可能只是男女朋友,甚至朋友夾錢投資,要賬目分明,惟有聯名吧。兩年多前寫過有關中年危機的文章,談到職場工作與生活事,描述打工仔面對中年危機的處境,相信有不少讀者有所共鳴,早前把這題材拍片討論,大家可以重溫一下。一般打工仔於職場上工作多年後,多會到達一個力不從心的崗位。人到中年,升到公司中層,又未到高層,要管人,又要應付老闆,下屬又未必聽話,壓力不輕。薪酬到達一個點,跳槽另找工作未必能取得同等待遇,沒有年輕時的瀟灑。長江後浪推前浪,又怕被年輕人淘汰。
兩年多前寫過有關中年危機的文章,談到職場工作與生活事,描述打工仔面對中年危機的處境,相信有不少讀者有所共鳴,早前把這題材拍片討論,大家可以重溫一下。
一般打工仔於職場上工作多年後,多會到達一個力不從心的崗位。人到中年,升到公司中層,又未到高層,要管人,又要應付老闆,下屬又未必聽話,壓力不輕。薪酬到達一個點,跳槽另找工作未必能取得同等待遇,沒有年輕時的瀟灑。長江後浪推前浪,又怕被年輕人淘汰。
家庭方面,上有高堂,下有妻房。計計人數,夫妻二人,一般兩位小朋友,加上四位父母健在,若太太沒有工作,一個養八個,負擔不輕。
另一邊廂,無論收入多高的中產,大多數都沒有太多積蓄。主因人性習慣,收入高自然支出高,供車、供樓,仔女讀國際學校之類,慢慢由「想要」變為「需要」。到了這個情況,中年危機,已經綁手綁腳,不能回頭。惟有埋頭苦幹,替老闆做牛做馬,為求保住份工,眼前這份工作可能由「需要」變為「必要」,失去選擇權。
當還有機會計劃人生之時,注意投資理財。若能及早達至財務自由,被動收入已能支持日常生活開支,自然能化解中年危機。
很多時,每當提到投資,散戶就聯想到發達。多數散戶着眼於如何買中爆升股,又或者預測未來避開股災。近期不斷追逐新經濟股票,舊經濟股票一沉百踩。買Tesla股票被喻為醒目,買領展(823)、煤氣(003)被人笑老土。人人都希望他朝一日可以買中千倍股,富甲一方。
能發達當然好,我不反對發這些夢,甚至以一部份資金去博這些夢,只要個人覺得值博,並無對與錯,能控制注碼,更是高手。與此同時,建議總要有一部份資金部署投資到比較實務的資產處,希望產生可靠穩定的現金流,目標是要解決類似中年危機等問題。達至財務自由,這是追求美滿生活的關鍵一步,亦是投資的一個重要目的。
止凡
止凡cpleung826.blogspot.comleung826.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