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撥款政治化 - 左丁山

大學撥款政治化 - 左丁山

香港有八間「市立大學」,八大的財政主要由特區政府透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撥款資助,每三年一次,上一次是上屆2019/20至2021/22財政年度,即是說八大在2021年便會全力準備申請撥款,若遭教資會削減撥款額,教授講師研究人員以至職員,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在2019至2020的財政年度,行政會議建議、行政長官指令、立法會通過教資會撥款604.671億元,資助8大學,分三年攤分,每年是201.557億元,平均每間大學每年獲撥款25億2千萬元,實際上是按學生名額及其他因素劃撥,港大和中大得款較多,皆在30億元以上。

教資會撥款到目前為止,從不涉及政治因素,但自從2019年下半年發生社會運動,涉及大學生中學生上街之後,大學撥款成為政治議題,港大和中大的擴建大樓(主要為醫學院遵從政府指示,增收醫學生)撥款,屢遭建制派議員阻撓,黨媒不止一次指稱政府撥款各大學是天文數字,大學卻成為示威分子溫床,敗壞大學聲譽及排名,言下之意是要從撥款方面,控制大學若干運作。每年近202億元撥給8間大學,是否天文數字?建制派議員容海恩的母校UBC(卑詩省大學)在2019年財政年度的營運預算是22億美元,即約170億港元,是香港8間大學總數的85%,然而UBC的QS排名低於港大、科大、中大。黨媒用二百億數字嚇人,可能是不知天下之大。就是這位UBC畢業生、城市大學JD的容海恩議員,於11月6日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就討論中大及港大的校園發展工程計劃,興建大樓一事,公開唱衰中大港大:「當年的黑暴完全係將啲錢揼落鹹水海」,其他建制派議員亦發言圍攻大學。容海恩等人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將大學撥款政治化,對教資會專業意見和嚴格審批過程,一腳踢開,故意阻撓撥款,以示對大學不滿。快到2021年了,新一個三年大學撥款方案預料全由人腳不全的立法會主導,43人之中,41名是建制派,UBC產品容海恩之流乘機誇張撥款政治化,大學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