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上探月軌道,預計可在本月下旬登陸月球,鑽取兩公斤月球土壤樣本,飛船亦將於12月中旬返回地球進行研究。土壤樣本或會分為兩份,其中一份放在毛澤東祖籍的湖南,以紀念毛的詞作「可上九天攬月」。美國太空總署回應稱:「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中國探月工程所獲得的數據」。
英國牛津大學的尼爾·鮑爾斯博士(Neil Bowles)指「月球是太陽系的計時器。」嫦娥五號的目的地是接近月面風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高火山呂姆克山(Mons Rümker)的近地位置,與之前採樣的地方相比,岩石非常年輕,約有13億年歷史,與美蘇數十年前採集30-40億年前的岩石不同。現時科學界普遍相信,月球表面越老,隕石坑越多;表面越年輕,隕石坑越少,今次結果將有助論證這種說法。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喬伊博士(Katie Joy)指「這次任務將告訴我們關於月球的岩漿和熱力歷史的時間,由此可更廣泛地回答太陽系內的星球何時發生火山和岩漿活動的問題,以及為甚麼月球可比其他天體更早地耗盡能量形成火山。」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去年曾透露,土壤樣本將會分為兩份,分別放在北京及湖南。毛澤東的詞作《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有:「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