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樓價持續攀升,區區千萬樓不是新鮮事,惟過去一年,政府推出「林鄭PLAN」後,將八成按揭成數推高至600萬元至1,000萬元物業,區區都湧現「齊頭」1,000萬元成交,市場質疑是「湊巧」還是「疑似造假」。
政府去年10月施政報告推出放寬樓宇按揭措施,將八成按揭成數推高至600萬元至1,000萬元物業,因應樓價一旦超過1,000萬元,按揭成數即下降至五成,首期大增。為迎合市場需求,過去一年,二手市場湊巧地出現多宗「齊頭」1,000萬元成交,部份與銀行估值偏差超過100萬元或低於估值15%,成交價「一刀切」在1,000萬元的界線。
疑似造假 助承造八成按揭
太古城興安閣中層G室,實用面積506方呎,上月便以1,000萬元沽出,呎價19,763元。上述單位滙豐銀行網上估值1,172萬元,與造價足足差距15%,成交價低估值達172萬元。同一屋苑洞庭閣中層G室,上月同樣以1,000萬元成交,滙豐銀行網上估值1,074萬元,較成交價高7%。荔枝角美孚新邨百老滙街2至4號低層2號室,實用面積885方呎,本月以1,000萬元成交,都較銀行估值1,029萬元低出3%。
由於按「林鄭PLAN」下,只有樓價600萬元至1,000萬元或以下物業,可承造八成按揭,1,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即降至50%,與低於1,000萬元或以下物業可承造80%至90%差距太遠,坊間有傳部份業主與買家私下訂立協議,買賣合約或簽訂以1,000萬元成交,買賣雙方私下再協商樓價餘額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