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研潛艇動工 蔡英文:守護主權

台研潛艇動工 蔡英文:守護主權

負責製造台灣首批自行研發潛艇的高雄廠房昨舉行開工典禮,原型艦預計在2025年交艦。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潛艇動工「讓世界看見台灣守護主權的強烈意志」,強調潛艇是台海軍發展不對稱戰力,阻嚇敵艦圍繞台灣本島的重要裝備。台灣軍事專家認為,潛艦可在台海發揮戰略阻嚇效果。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總廠的潛艦廠房去年5月動土,昨舉行開工典禮,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也特別南下出席。蔡英文致辭時強調,她上任後決定潛艦國造,最終攻克了「潛艦國造到底能不能成功」的質疑。「過去很多人想做,但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現在隨着潛艦國造的落實到未來成軍,一定能讓世界看到我們守護主權的堅持。」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昨亦出席典禮。

戰力料遠超「劍龍級」潛艇

台灣海軍司令部向立法院說明的潛艦國造籌建計劃,總開支達493.62億元新台幣(134.2億港元),原型艦最快於2024年第三季下水,2025年交給海軍測試後,再啟動量產。據悉,原型艦最多可攜約18枚MK-48 Mod6 AT重型魚雷,戰力遠超台灣現役購自荷蘭的「劍龍級」潛艇。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指出,潛艇在 「成本交換比」享有不對稱優勢,敵方若要反制,約需投入七倍資源,因此對於小國防衞而言,潛艇是極具價值的投資選項。

另外,外傳載着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史達曼的美國行政專機停靠台北松山機場近49小時後,昨晚起飛離開台灣。台灣外交部昨重申,不證實或評論有關行程。

台灣蘋果新聞網/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