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美國總統推定當選人拜登今日將公佈首批內閣官員人選,事前各大傳媒已披露他將提名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任國務卿;布林肯是前總統奧巴馬的副國務卿,主張美國連結盟友對抗中國;至於國家安全顧問,據報會由同樣曾仕於奧巴馬政府的政策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出任。預計兩人將助拜登逐步抵銷現任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
據報拜登會提名黑人女性、奧巴馬時代的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出任駐聯合國大使。
布林肯是制訂民主黨外交政策的要員,在前總統克林頓時代首次加入國務院,除了副國務卿,亦曾任奧巴馬的副國家安全顧問,他負責將駐外美軍數目減至少數部隊,但仍批評特朗普從敍利亞撤走部隊違背對當地盟友的承諾。布林肯與拜登關係密切,曾任其副總統時代的國家安全顧問。
預計布林肯會領導美國修補與傳統盟友的關係,因美國現屆特朗普政府實行單邊主義,惹不少西方盟友不滿。他認為美國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不然中國就會乘虛而入,搶奪其超級強國地位。
布林肯7月在一個智庫論壇上謂,美國與盟友在貿易、科技、人權等議題上合作,比強迫特定國家歸邊更能對抗中國,意味住他上任後,美國可能會更致力維繫印太區關係,儘管該區14國最近才和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他亦會推動美國與非洲交流,因中國正是以科技和基礎設施投資籠絡到當地。他亦提出利用俄羅斯對依賴中國的忌諱,作為抗中槓桿。
而43歲的沙利文就先後擔任前國務卿希拉莉和拜登的政策顧問,與布林肯一樣,曾任拜登副總統時代的國家安全顧問。
沙利文是促成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要員,負責美伊秘密談判,但外交以外,他亦是內政推手。若沙利文出任國安顧問,將是艾森豪威爾政府以來最年輕任此職者。
沙利文5月在《外交政策》雜誌發表談中國野心的文章,批評特朗普政府對抗武漢肺炎失策,只不斷向世界強調病毒來自中國,不如美國傳統般,在遇上國際危機時作最大宣傳——領導國際抗疫工作或振興疫後經濟,讓「中國逐漸填補美國遺下的真空,其他國家在無其他選擇下,只好適應日漸強大的中國」。
拜登揚言上任後,會重新加入伊朗核協議而條件是伊朗重新守約,又主張重返巴黎協定,放棄退出世界衞生組織,布林肯和沙利文似乎都可助他推動這些外交主張。
據報拜登會按不同範疇如經濟、國家安全、公共衞生等公佈官員名單,換言之防長人選亦可能在今日公佈,目前大熱是奧巴馬政府的國防政策高官弗盧努瓦(Michele Flournoy),一旦成真,她會是美國史上首位任此職的女性。
路透社/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