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趕在任期最後階段加推對華施壓措施,最新一波是擬把89間「軍民融合」的中國航太及其他企業納入制裁名單,當中包括擁有多家港、深、滬上市公司的特大央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以及由中航工業持股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受制裁企業從美國企業採購機械和技術時將受到限制。中國外交部回應指堅決反對美方無端打壓中國企業。
早前有美媒指特朗普政府計劃在執政最後階段,制裁更多中國企業和中共組織,當中包括與軍方有關的中國企業。路透社報道稱,商務部已草擬包括117間中俄兩國航太企業的制裁清單,其中中國企業佔89間。名列清單的企業皆被視為「軍方終端用戶」。美國供應商向它們出售商用產品前須獲聯邦政府許可,但據有關規則,就算申請亦很可能被否決。此前,特朗普已在11月12日簽署了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該規定牽涉到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海康威視等31間中國企業。
據悉,名列清單的有中國商用飛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及其十家關聯實體。中航工業同時研發並製造軍用和民用飛機,下轄百餘個成員單位、23間上市公司,員工逾45萬人,其中包括在港交所掛牌的中國航空工業國際(0232)、幸福控股(0260)和中航科工(2357)。中國商用飛機則專注國產大型民航機的研製,被視為中國政府為與波音和空中巴士等企業競爭而組建的大型央企,最大股東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航工業持股約26.32%。
美國商務部今年4月擴大「軍事終端用戶」定義,把涵蓋範圍由武裝部隊和警察,擴展至支持或協助軍事物品維護或生產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即使主要業務為非軍事亦受牽連。出口限制適用廣泛領域,包括文書處理等電腦軟件、數碼示波器等科學設備以及飛機零件(包括從飛行控制箱的支架到發動機等)。
根據路透社披露的規則草案,商務部指出能夠控制美國技術流向清單上的公司,對「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來說至關重要」。但一名匿名的美國前官員認為,只列出清單並把它「填上」是挑釁的行為;有航太業消息人士亦擔心這可能刺激中國報復,並指歐洲競爭對手或因美國實施清單得益。通用電氣和霍尼韋爾都是中國商飛的供應商,亦與中航工業有合資公司。通用電氣發言人稱,其全球合資公司運作均遵守法律,已努力獲得與軍事終端用戶相關執照許可。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回應稱,美方所作所為嚴重違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必將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和自身形象,呼籲「美方應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為」。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