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致金:建制派空談司法改革

包致金:建制派空談司法改革

【本報訊】親北京陣營近月不斷對司法機構口誅筆伐,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早前更明言香港需要司法改革,引起外界擔心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受損。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Kemal Bokhary)批評,人大釋法會影響司法自主(Judiciary Autonomy),但他一直對司法獨立有信心,又指空談改革而沒有實質建議並無意義,難以評論。

人大釋法損司法自主

張曉明上周引述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早前提出的「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了」言論,指司法機構也要改革,但未提出任何細節。建制派過去一直提倡成立「量刑指引委員會」,也有報道指有親建制法律界人士認為可改革「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

包致金昨出席港大法律學會「思‧法」講座時,被問及對張曉明的言論有何看法,他指烈顯倫已退任,自己仍是在任非常任法官,不能表達引起政治爭端的意見。

包致金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權力不影響司法獨立,但會影響司法自主。不過,他認為這是一國兩制原則與生俱來問題,指一方面香港終審法院沒有最終審判權,會令人質疑兩制為何物;另一方面他認為,若沒有相關釋法機制,內地會很憂慮。

他活動後再被問到建制派的倡議對法治、司法獨立有何影響,他稱一直對司法獨立有信心,司法自主權不會受影響,無奈現時政治氣氛下提到「改革」就會引起議論,認為不同事物都會有改革,但空談改革一詞並無意義,除非有人提出具體建議,並指若改革代表改進,他當然贊成,但須基於具體建議才能判斷是否贊成。

包致金2012年10月卸任終審法院常任法官時曾預警,「一股前所未見猛烈風暴前的陰霾籠罩香港法治」。去年10月,包致金為新一版刑事法律參考書撰文時再次提及「風暴論」,形容風暴已「完全爆發」,但未有提及法治衝擊來自何人或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