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研發武漢疫苗的工作頻頻報捷,為全球帶來曙光,但專家警告黑客亦因此改變策略,竊取的目標已由初時的疫苗設計秘密,改為疫苗的測試結果和量產資料。
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rowdstrike專家邁耶斯(Adam Meyers)表示,中國和俄羅斯等勢力過去20年一直對西方的企業和機構發動網絡攻擊,焦點在今年3月開始落在武肺疫苗上。他認為誰先成功研發疫苗關乎國家面子,形容是「知識產權戰爭」的最新階段。
事實上,多個研發疫苗的機構今年都曾受疑與主權政府有關的網絡攻擊,如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機構聲稱受與俄羅斯黑客組織「舒適熊」入侵,西班牙早前指控中國入侵其研究計劃,伊朗和北韓亦被指有份策動攻擊。
專家指出,黑客常用的手法包括「撞密碼」、即以簡單常見的密碼嘗試登入目標賬戶,以及以「網絡約魚」誘戶目標進入帶病毒的連結。藥企一般都有較多資源為此做好防範,但學術機構的防衞能力較弱,一些學者獲告知可能發生的網絡攻擊時甚至會感到詫異,顯示他們未必對網絡攻擊有足夠認識。
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