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晨集團爆出65億元人民幣債務危機後,華晨(1114)指母企華晨集團接到中證監書面通知,集團因涉嫌違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規正被調查。中證監遼寧監管局亦作警示,指華晨未就若干重大事項對其債券償付影響進行公告。
華晨集團收到中證監調查通知書內容,主要指公司作為上交所債券發行人,存在信用評級發生變化;主要資產被查封、凍結,發生未能清償到期信托計劃,債券及銀行貸款違約情況。對此未有及時履行信息披露,及對有關重大事項作公告,違反《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
危機爆發前,華晨集團先後三次轉讓華晨中國股權至遼寧交投集團、遼寧鑫瑞、吉林信託,被指蓄意轉移資產及賴債不還;此舉損害其他債權人權益,星展銀行上海分行已提出仲裁。
河南省國企永城煤電早前10億元人幣債違約,近兩日再有兩隻10億元人幣債到期,就已到期的「20永煤SCP004」,與債券持有人溝通,詢問是否願意接受償還50%本金,剩餘部份展期270天兌付,稍後公佈會議結果。另一隻「20永煤SCP007」亦已違約,暫未知如何處理。
中金最新報告指,11月以來,中國地方國企累計違約金額創歷史新高,約216億元人幣。外媒指違約令內地發債成本急升,三年期AA級企業債孳息率估值已升至2018年底高位,上周共有340億元人幣債取消原定發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