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擦身過 聞救命聲往墮樓位置 目擊者:梓樂似想撐起身走

天橋上擦身過 聞救命聲往墮樓位置 
目擊者:梓樂似想撐起身走

【死因研訊】

【本報訊】科技大學男學生周梓樂去年11月4日凌晨在將軍澳警民衝突中,於尚德邨停車場墮樓昏迷,留醫五天後不治,終年22歲,死因研訊昨續。上星期向梓樂家屬提供新資料的市民,昨以證人身份出庭,原來他在梓樂出事前曾跟對方擦身而過,未幾便驚聞有人叫救命,他亦是最先到場的人士之一。他昨憶述一名中年大叔見梓樂倒地浴血後激動痛哭,當時梓樂頭部向下貼地,雙手放在腰間至胸口位置,狀似曾嘗試撐起身體。證人坦言,原本無意出庭,受周父打動才上庭作供。

證人蒙偉傑供稱,案發前與街坊在涉案停車場旁側的路邊巴士站閒聊,因躲避催淚煙,與一名大叔逃至連接停車場及富康花園的行人天橋上。當日凌晨1時至1時02分,一名少年在天橋口大叫「救命!要first aid!有大鑊嘢!」並往商場方向跑去,邊跑邊叫。蒙與大叔按少年指着的方向前往事發現場,大叔查看傷者後情緒激動哭泣,約一分鐘後消防員到場。他稱傷者沒作聲,他與大叔均沒接觸傷者。

蒙指,消防員除攜帶一對醫療手套外,沒其他醫療設備,花了一至兩分鐘商討應如何把傷者反轉至仰卧姿勢,故相信消防到場原意不是處理傷者。他在消防反轉傷者身體前後分別拍照,稱想記錄傷者跌落現場的狀態,但因當時社會氛圍敏感,故避開傷者面容。

■據證人供詞,最先抵達周梓樂(右圖)墮樓位置的消防員沒足夠醫療設備,其後才有救護員陸續加入。

前臂與地面垂直似掌上壓

蒙形容傷者起初似趴低,頭向下貼地,雙手放腰間至胸口位置,雙腿輕微屈膝,估計曾嘗試撐起上身欲離開現場,動作似掌上壓。1時09分,有消防員呼叫找不到傷者位置,他自告奮勇跑向商場引領消防員,途中有義務急救員加入。他折返後,傷者已被反轉,臉部朝天。

為傷者拍攝五張照片的蒙指,傷者原本手肘貼地,至第三張照片卻似手掌貼地,左前臂與地面垂直,他不知是傷者自行移動或是被消防員移動。1時15分至17分,一群約20名防暴警員出現,不久迅即離去。防暴警出現前,傷者脈搏曾有60多,稍後他拍片時已跌至40幾。另外,消防處救護員曾在停車場外經過,他與其他人大叫,呼喚救護員上兩樓救人。

研訊主任問他為何記得事發時間,他指過程中沒看錶,何時到場等事件時間不太準確,其餘則靠手機記錄的拍照時間推敲。他觀看閉路電視片段後,同意至少兩名消防員先於他到達梓樂倒卧現場。閉路電視亦顯示約於1時04分,停車場內煙霧感應器亮起消防警報燈,蒙指當晚沒見過場內起火,至於煙霧,蒙指尚十位置曾經「好大煙」,梓樂倒卧的停車場二樓也「有味」,但傷者位置不覺有煙或氣味。

未見停車場有人爭執毆鬥

蒙指,當時停車場沒見過有人爭執毆鬥,亦不見防暴警追逐任何人;被問有否見到警員在車場內發射彈藥,蒙謂「我眼見冇」。陪審員提問下,蒙指呼救少年「不停跑不停咁嗌」,但沒有帶他們往梓樂倒卧位置。由於已有消防處理傷者,故他沒有報警。

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據天橋閉路電視指,蒙在橋上時,有行過的人裝束與梓樂被發現昏迷時相似,蒙確認「就係嗰個,尤其是對鞋」,並恍然大悟稱「(與死者)原來擦身而過,明白」。蒙看片時,亦點出天橋上多人在稍後時間曾在梓樂倒卧位置出現,包括一名戴白色帽少年、一名使用滑板車代步男子、一名舉傘人士等(見表)。

蒙續供稱,當晚防暴警離開現場後,由於「全場都質疑緊點解(消防處)救護員咁耐都未到」,他與一同到場的中年大叔商量後,決定由中年漢落樓下等候並引領救護員上二樓。兩人事後在停車場側的籃球場重遇,蒙稱對方激動哭泣。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932/19

■市民蒙偉傑昨出庭作供,他是最先到達意外現場的人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