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題:美國第一犬 總統榮辱與共

國際專題:美國第一犬 總統榮辱與共

美國每當有新總統上任,第一家庭的寵物都會成為焦點,因為牠們一直被認為能幫助總統貼近民眾和改善形象,有時甚至比總統更搶鏡。而已宣佈勝出今屆大選的拜登明年1月宣誓就職後,隨他進駐白宮的將會是兩隻已陪伴他多年的德國牧羊犬,讓白宮相隔四年後再現毛孩的活力。

拜登素來都是愛犬之人,從不吝嗇在社交媒體分享他與兩隻毛孩:12歲的「冠軍」(Champ)和2歲的「少校」(Major)相處的點滴,又讓牠們成為今屆選舉活動一部份,如上月一段其Instagram影片的配文就稱,「當我得到一些『少校』的幹勁,道路上就沒有艱難的日子」。競選網站也曾表示,「不論是紅州還是藍州,我們都認同狗的力量……是時候讓一位愛狗人士回到白宮了」,試圖以狗團結不同派別的選民。他的團隊近日更在Twitter和Instagram以「美國第一犬」命名,開設專門分享小狗照片的賬戶,短短數日已吸引大量追隨者,成為拜登與民眾連結的另一道橋樑。

■「冠軍」(左)是夫人吉爾08年賀拜登成為副總統的禮物;其後拜登一家再從動物收容所領養「少校」。

拜登領養標示趨勢

兩隻愛犬不但是拜登競選時的親密夥伴,也跟他的家庭和對動物的理念有密切關係。拜登的新聞秘書透露,冠軍是他2008年當選副總統後從繁殖商取得,給牠取名為冠軍是因為拜登小時候生活面臨挑戰時,父親曾對他說「冠軍,站起來」,象徵兒時父親給他的鼓勵。少校則是拜登前年從「特拉華州人道協會」領養,意味牠將成為歷來首隻從收容所領養的美國第一犬。總統寵物博物館專家哈格(Andrew Hager)表示,少校反映出美國人更傾向從收容所領養寵物的大趨勢,以及他們對動物權益的立場。

美國愛狗的總統絕非只有拜登一個,過去大部份總統其實都經常以狗為伴,有些甚至在白宮飼養數十種動物。過去一世紀例外的只有現總統特朗普,他以「沒時間」和「為養狗而養狗很虛偽」為由拒絕仿效前人。

■答應一對女兒當選後會養狗的奧巴馬,2009年獲愛德華甘迺迪送贈葡萄牙水犬「阿博」。

■喬治布殊的一對蘇格蘭爹利名副其實是白宮「明星」,主演過一系列「BarneyCam」短片。

■拉布拉多犬與流浪短毛貓在克林頓白宮內上演的貓狗鬥一番,被希拉莉在1998年寫成童話。

美化形象營造圓滿

對於總統熱愛動物,《白宮的寵物》作者皮肯斯(Jennifer Pickens)認為是因為「美國人通常都養寵物,所以白宮都經常有寵物」,讓總統如平民百姓一樣,以寵物作為美滿家庭的最後一塊拼圖。此外,寵物能令總統顯得人性化,拉近他們與社會大眾的距離,如任內曾發動兩場戰爭的喬治布殊出入白宮時,就經常與其蘇格蘭小獵犬「巴尼」(Barney) 為伴,淡化他的強硬形象;而形象古板的胡佛總統也曾發放他與愛犬的照片,改變了公眾對他的看法。

美國2012年一篇研究就發現,總統在面對戰爭和醜聞時,公眾較樂於看到他們與寵物一同現身,而寵物見報率亦與總統受歡迎的程度成正比。不過,當失業率和通脹上升時,寵物會顯得總統不恤民困,破壞總統的形象。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