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高明推介台積電(TSM),當時股價79美元,上周二最高102.44美元,升幅超過29.67%。美國總統大選未有結果,美國傳媒擁立拜登,高明心入邊曾經諗過,如果拜登真係當選,台積電會唔會冇運行呢?
之後新聞顯示,台積電本身晶片嘅單唔只排到2021年,甚至傳出產能用晒,蘋果晶片定單接唔晒,要分畀三星。股價亦隨之上升,同期科技股普遍浮浮沉沉,晶片股如AMD同NVIDIA都無法破頂。
疫情之後只係炒緊一個概念,就係產品嘅供應短缺啲,定係鈔票短缺啲?經過咗奧巴馬年代嘅量化寬鬆,我哋明白到量寬有幾件事情會發生:高度借債發展嘅公司唔會死、收益率會跌到有咁低得咁低、任何有穩定收入嘅公司都會成為市場上邊嘅稀有品種。
霸權嘅來源,就係你唔用佢,冇第二個揀,最後令到公司嘅收入非常穩定,年年都有增長,過去升幅強勁嘅訂閱股(SaaS)就係呢個原理。至於台積電,晶片嘅技術喺過去十年超越其他所有工廠,更加因為佢冇消費產品,出現獨立性,初步產生技術造成嘅壟斷地位。
美國對中國晶片進行禁運,令大家明白極細納米嘅戰略地位,直接畀侵侵吹起咗晶片嘅估值。英特爾宣佈7納米晶片要延期,原本龍頭技術青黃不接,市場出現移位,加上蘋果亦都離棄英特爾,設計代工分家模式取代一站式晶片工廠,台積電喺呢個歷史夾縫之間成為晶片界中游嘅霸主。
至於5納米嘅晶片,唔係㩒個掣就有,相對美元真係㩒個掣就印,台積電有稀少性,據報3納米2022年下半年量產,2納米最快2023年量產,相對Intel延期後約2022至2023年出7納米,美國邊位做總統,都唔會開倒頭車,台積電只要保持技術領先,實長做長有。繼續冇目標價,持有到2024年至檢討。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