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NBA賽季時間完全被武漢肺炎打亂了,剛剛結束了總決賽,現在又計劃在12月聖誕前展開新球季,如今的短促休季正在匆匆進行球隊交易、選秀和自由市場簽約,各隊管理層都在這壓縮的窗口互相鬥法,重整戰力。看爭冠球隊怎樣補強固然令人覺得刺激和充滿期待,但其實觀察弱旅如何鋪排重整翻身,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趣味。
大家都知道我是紐約人球迷,這些年不得不承認成績實在差到無甚可寫,最慘是球隊好像深陷泥沼不知如何脫出,上季空拿着大幅薪金空間,卻無法吸引任何大牌自由身球星加盟。不過今年3月前運動經理人Leon Rose接任了球隊的新主席,確實給予球迷希望,期待撤換了全新管理層會帶來新方向。到7月又簽到鐵血主帥泰保杜(Tom Thibodeau),調練年輕新人和強硬防守都是他的強項,而這兩樣正是紐約人最需要的。
以內幕消息靈通知名的記者Adrian Wojnarowski,早前在一個訪問中談紐約重建方法,我頗為認同:現階段的New York Knicks,想靠簽到巨星成為翻身的「速效藥」是不切實際的,真正能夠當核心的自由身巨星,想贏球根本不會來,而交易則往往要拿未來作代價,紐約要做的是耐心培養自己的年輕球員,選秀不要犯錯,球隊內部建立贏球文化,回到正向的循環,才是再圖物色大球星的時候,否則就像身體底子都未改善鞏固,卻心急去亂吃補品一樣。
寫本文時,紐約人在自由球員和交易市場上都沒有甚麼驚人大動作,似乎確實朝這正確方向走,且看之後的操作如何。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
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