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精神 - 顏純鈎

團隊精神 - 顏純鈎

「后翼棄兵」據說是一種國際象棋最古老的開局方式,編導拿來作劇名,似乎有某種暗示,不過不知套路就不懂。

整部戲的重心在最後,前面都是鋪墊。女孩一路過關斬將,殺到莫斯科,那時她要面對世界上最高層次的廝殺。她不接受教會的資助,由黑人女友借了一筆錢作路費,她要靠贏棋的獎金來還債。

在之前她與朋友閒談中,我們得知俄國人參加比賽採取的是團隊作戰,美國人是單打獨鬥,俄國人是共同對敵,後來在莫斯科比賽中,果然見證了這一點。

美國人單打,因為美國就是個人主義社會,國家甚至不肯資助她去參加比賽,卻派了一個人從頭到尾監視,還要她為政府做宣傳。而俄國是社會主義社會,國家就是一切,輸贏都歸於國家,不屬於個人。

女孩在酒店無意中聽到俄國選手們在房間裏討論「封盤」的棋局,她漏夜用功鑽研,終於打敗大鬍子棋手。當她最終對戰大師前,一個前男友從美國到現場來支援,又有幾個前男友從遙遠的故鄉打來電話,把他們研究出來的對弈策略告訴她。所以到最後,幫助她取得勝利的,仍舊是美國人的團隊精神。

編導在這裏用了對照手法,冠軍之爭,就是美蘇之爭。現場氣氛平靜得幾近祥和,沒有生死一決的張力,倒像是一次富於騎士精神的遊藝活動。

冠軍戰尾聲,俄國大師本來要求和,美國女孩竟拒絕了,她的自信心與好勝心都非常人可比。俄國人輸了棋,很有風度地鞠躬吻手,年紀那麼大了,輸給一個小女孩,竟沒有一點晦氣,沒有惱羞成怒,只是心悅誠服,足見俄國人的文化修養,另有一種讓人喜歡的地方。

雖然都是電影虛構的情節,不過只要接觸過一點俄國文化,就會明白這都是真的,俄國人就是有這一種文化的大氣。我心目中的俄國人就是這樣,我從小說和電影中了解他們,他們的文化比我們厚重,他們的民族素質也比我們高。

逢星期日、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