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債券市場接連發生違約風波,連國企華晨集團亦榜上有名,造成市場對惡意「逃廢債」憂慮。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上周六主持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會上指債市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體制性及行為性因素互相影響的結果,重申對各種「逃廢債」行為持零容忍態度,並將對此嚴厲處罰。
會議提出五個要求以監管債市發展及維護市場穩定,包括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責任;深化債券市場改革,建立健全市場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督,改善市場約束機制等。
國務院金融委指,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包括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資訊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融資總部分析指,目前中國債市規模排名全球第二,存量已達約115萬億元人民幣。對債券市場而言,信用最重要,若由於個別企業拖累整個市場信心及流動性,亦將影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企業提供債券融資的政策方針。該行亦指,債市除是資本市場重要構成部份,同時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途徑,若債市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或危害金融系統穩定。
過去兩星期,有國企背景的AAA級債券華晨汽車、永煤集團等發生違約事件,迫使監管機構出手,並就數間牽涉以上集團的承銷商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