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查冊 礙銀行核實客戶資料

收緊查冊 礙銀行核實客戶資料

【本報訊】有新聞工作者因查車牌被指違法被捕,近期政府收緊多項查冊,收窄查冊目的選項,更有指各提供資訊的部門正檢視應否刪除部份個人資料,公眾知情權因而被限;受影響的遠不止新聞業,業界指需核實客戶身份的金融界亦有不同程度影響。

屯門區議員盧俊宇曾任職銀行合規部,他稱業界做盡職審查或KYC(認識你的客戶)時,一般需要查冊核實客戶資料,「利用公司查冊可了解客戶公司結構,知道邊個係最終擁有人」;而做按揭生意就要到土地註冊處,了解業主及其財富背景,「個客話佢有幾層樓,係咪真係佢持有?有冇按揭呢?」透過查冊可知真實資料,亦滿足監管要求。

公司註冊處2013年曾要求禁止公眾查閱董事完整身份證號碼,另公司董事亦只需申報通訊地址,毋須像現時般登記住址,因引起爭議,政府其後暫停安排。近日有指各部門正檢視查冊安排,包括應否刪除部份個人資料,令外界擔心政府會重推2013年措施。盧俊宇擔心這或令銀行界核實客戶資料難度增加︰「睇唔到部份身份證號碼的話,同名同姓嘅人點算?有啲客冇將文件申報上公司註冊處,甚至偽造文件,銀行好難核實到邊啲資料係真確」;他不希望政府收緊查冊,即使申報查冊目的,亦希望可彈性處理︰「加多項『其他用途』畀公眾選擇,對銀行或傳媒都方便。」

偵探社暫停查冊 免踩地雷

與傳媒一樣需要進行調查的商業行為,還包括偵探行業。有業內人士指,車牌查冊於行內佔一定重要性,他舉例︰「例如尋親,我們搵到目標人士上咗架車,憑查冊可以確認車主身份及地址」。他補充,即使查冊資料只會交給客人,不會如傳媒般公開,但如果車主投訴,偵探社也可能有法律風險。

為了不觸及地雷,他坦言現時也暫停車牌查冊,「要向個客交代點解做唔到,𠵱家就算見到目標車輛都唔會查」;除了查車牌外,他稱婚姻及出世紙的的查冊亦已暫停,現時正等待各查冊訴訟結果後再作打算,形容是「見步行步」,他希望政府可在保障私隱及資訊流通上取得平衡,「唔好一刀切,商業調查都好重要」。

在內地,公眾可到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企業地址、股東及董事、年報等基本資料;近年亦衍生不少私人查冊網出現,較為知名的是「天眼查」、「企查查」及「啟信寶」,免費版用戶可查企業成員資料或名下公司,付費則會以關係圖形式,展示目標人物或企業關聯公司及其持股百分比,一目了然,這比本港公司註冊處只以文件形式展示個別公司,竟然更為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