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7月高位水平橫行,後市破頂抑或「雙頂」?圖表方面,恒指升穿26000關後,已在26000至26500之間橫行兩周,10天之中形成「五陰五陽」,成交額由11月11日最高2,675億元,減半至上周五(20日)的1,326億元,似屬正常整固形態。值得留意,交投連日縮減,但恒指上日收市價(26451點)仍略高於11月11日(今年成交新高當日)高位(26432點),反映高位沽壓不大,也反映「新舊輪動」的威力正發酵。
牛熊街貨方面,整體為牛仔佔多(55%),但睇番上下各1,000點區間,熊仔佔比高達76%,26600至27399點收回的熊證街貨,相當於5,972張期指,亦見散戶在加倉;反觀25600至26399點收回的牛證街貨,合共只有1,815張期指,套用相反理論,後市向上突破似乎較合理。
宏觀因素睇三件事:疫苗、債息、貨幣政策。美國新增確診人數屢創新高,不少州份已重新封城抗疫,但輝瑞疫苗已申請緊急使用權,「明年經濟復蘇」仍是目前投資主題,利好傳統股反覆向上。美國10年期債息在11月12日高見0.977厘後,顯著回落至上日0.824厘,反映投資者擔心短期經濟,同時聯儲局與財政部就救市資金運用上存在分歧,引發市場對收水的憂慮,加上總統之爭仍未有定案,短線美股(特別是道指)仍有調整壓力,相對而言納指會較強。
港股方面,弱美元利好石油、貴金屬股;上證強勢則有助中資金融股表現,配合ATMXJ走勢回穩,相關股不妨留意。
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