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或再制裁四中資 特朗普處「危險期」更強硬制華

美或再制裁四中資 
特朗普處「危險期」更強硬制華

【本報訊】特朗普政府本月中制裁31間被認定受解放軍影響的中資企業,搶在華府公佈前報道有關決定的路透社,昨引述多位消息人士指,華府本周會新增四間中資企業到國防部制裁名單。有分析指,目前是特朗普任內「極度危險」時期,對華政策力度收緊,令拜登倘上任也難即時扭轉政策。

路透社引述一位美國官員及一位知情人士指,國防部擬最快本周公佈,新增四間中資企業入「黑名單」,若連帶特朗普本月12日簽署行政命令,受影響華企將由31間增至35間。白宮和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暫未回應報道。

內地三大電訊龍頭中移動(941)、聯通(762)和中電信(728),以及中海外(688)母企等31間中國企業,本月12日被納入制裁名單,其中有29隻港股受牽連。根據禁令,美國公民和企業明年1月11日起,不可再投資這些中國企業或買賣相關金融與衍生產品;已對上述華企有投資的美國民眾和公司,須於明年11月11日前撤資。

部份已被制裁的中資企業,過往獲美國資金提供重要支持。瑞銀發表報告指,中海外和中移動是美資持有淨頭寸金額最高公司;富瑞則發現,中國通信服務(552)的美國投資者佔比較高。上述三股過去一周沽壓沉重,中移動和中國通信服務跌至近一年低位;中海外創一年新低,上周五逆市插3.8%至18.28元。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指中國利用美國資金和資源,開發及推動中國軍事、情報和其他安全機構發展,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指,禁令旨在保障美國投資者,避免向解放軍和情報機構提供資金。國防部分別於6月及8月更新對中國企業制裁名單,包括華為、海康威視、中交建(1800)等。

拜登倘上任也難撤政策

特朗普連任機會渺茫,距離明年1月20日新總統就職日剩約兩個月,惟積極部署對華強硬政策,且有迹象顯示範圍不限於金融及證券層面。路透上周引述消息稱,特朗普計劃於商務部增設一個專責出口政策的副助理部長職務,且屬意由特朗普忠實擁躉、國際貿易律師Corey Stewart擔任,冀於未來兩月內維持強硬中美貿易政策,從關稅等方面出招。

有歐美媒體分析,特朗普政府大力加深中美對立,即使拜登成為總統,也礙於國內政治風向不敢霎時撤回,令特朗普制華政策可延續一段時期。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分析師Michael Hirson形容,現在是特朗普任內「極度危險」時期,其團隊會繼續實施對華強硬政策。經濟學人智庫研究分析師Imogen Page-Jarrett指,美國抗衡中國屬跨黨派共識,中美博弈只會更激烈,估計拜登將利用世貿等爭端解決機制或拉攏其他國家向中國施壓。